拍的一聲——
案板落下,上回故事已講解完畢,今日書舍半時辰說書環節已結束,薑雪卿起身離開書舍,把後邊的事,都交給肖有梅去處理,而她,則是去廚房喝了好幾碗清水,嗓子才舒服一些。
“姑娘累了吧,鍋裏溫著吃食,你去吃上一些,補充下體力。”
這時,捧著一籃子雞蛋回來的潘嬸子,見薑雪卿在廚房喝水,她放下雞蛋籃,揭開鍋,裏邊溫著葷素搭配的菜肴,砂鍋裏正用小火煨雞湯,這是聽從薑雪卿的吩咐,專門給時野時公子做的靈芝燉母雞湯。
又因鋪子的夥計們,吃飯時間不統一,分批陸陸續續來廚房吃食,留一些夥計看著鋪子,吃完回來在換班,也就隻有晚上拿一頓飯,坐滿三桌人。
潘嬸子怕飯菜涼了,一直就把做好的飯菜,放進還有餘溫的大鍋裏蓋住木蓋。
“好,潘嬸子吃了沒?沒吃的話一起吃,您做完飯就可以去休息,不必守著像熱爐一般的廚房,那些個夥計們,自己餓了會來吃的,你隻需要按時做飯飯菜即可。”
“好,我曉得了。”潘嬸子笑笑。
新東家給了她母子二人,一個不用每日都提心吊膽的環境,是救她母子二人走出地獄的貴人,她唯有多做一些事情,好好報答薑姑娘。
薑雪卿盛了小半碗飯,夾了一些菜,隨意的吃了幾口就放下碗筷。
“姑娘,咋吃的這般少,是飯菜不合胃口嗎?”
瞧著姑娘身板小小的,她兩個弟弟都比她高了一個頭,本就瘦弱,還吃得這麼少,難道是不喜歡她的廚藝?
潘嬸子一時之間,腦子胡思亂想。
薑雪卿眸子看著亂想事情的人,她開口解釋道,“您做的飯菜很美味,是我近日沒什麼胃口,吃得少些罷了。”
越是忙活,越吃不下,薑雪卿這幅身子最直觀的感受。
她想了想,繼續道了一句,“潘嬸子,我娘那邊,除了每日準時送去藥和飯食外,這幾日給她多準備一碗梨子水。”
這天氣幹燥,得多喝些梨子水,潤一潤嗓子。
“姑娘和夫人真是心意相通,剛剛伺候在夫人身邊的張婆婆,她替夫人傳話,想喝梨子水了,我這不,一會把這兩隻大梨子給燉成汁水。”
聽見姑娘不是不喜歡她廚藝時,潘嬸子暗自鬆了一口氣,她不過留在薑家二日不到的時間,就注意到姑娘飯量不打,吃的極少,還有宅子其他人的口味也留意到了。
潘嬸子的觀察力極強,這點也是薑雪卿沒想到的,當初買潘嬸子,不過是看重了她兒子的能力,為了找到合適薑少恒的書童,她把潘嬸子也買了,安排了個廚房的差事。
不過,或許正是因為潘嬸子之前的出身,又有數十年宅內管家經驗,觀察力或許就是從那時候鍛煉來的。
“好,這廚房太熱了,潘嬸子你做好梨子水送去後,就下去休息,別把自己熱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