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四野主力解放廣西的,還有一支第二野戰軍部隊,即陳賡所率領的二野第四兵團。從人民解放軍發動衡寶戰役直到進軍廣東的過程中,二野第四兵團一直配合四野部隊作戰,後又按照毛澤東之前指示,馬不停蹄地追蹤餘漢謀殘部入桂。毛澤東本計劃於1950年1、2月份再令陳賡部西進雲南,但由於廣西戰事進展迅速,12月8日,中央軍委即已發出指示,要求陳賡部準備西進,解放雲南。第二天,前國民黨雲南省主席盧漢即以張群蒞臨昆明,並以召開中央駐滇軍事首腦緊急會議為名,將在昆明之國民黨第八軍軍長李彌、第二十六軍軍長餘程萬與師長石補天、空軍第五路副司令沈延世、憲兵副司令李楚藩、憲兵西南區指揮部參謀長童鶴蓮、軍事調查統計局雲南站站長沈醉等全部拘押。當天晚上,盧漢宣布雲南起義。1950年2月19日,雲南全境宣告解放。
1949年12月9日,盧漢宣告雲南起義的同一天,在西康(1955年撤省,所屬區域劃歸四川省)省會雅安,前國民黨西康省政府主席劉文輝、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鄧錫侯、潘文華,聯名發表通電,“宣布起義,脫離國民黨反動殘餘匪幫,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領導”。12月16日的《大公報》對此事的報道說,劉文輝等在通電中,不僅痛陳國民黨反動統治之種種罪惡,且竭誠“歡迎解放大軍進入川康,徹底掃除反動勢力,使川康地方秩序與人民生命財產得以早慶安全”。
進入川康的解放大軍,其主力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1949年8月19日,二野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張際春、參謀長李達,向二野所屬下達進軍川黔的“基本命令”。10月23日,鄧小平又下發向川黔進軍的“補充命令”。根據命令,第五兵團應不遲於11月15日攻占貴陽,25日攻占畢節,繼於12月10日攻占宜賓至納溪一帶;而第三兵團則應於11月15日前攻占湘黔川(渝)邊一帶,25日攻占遵義等地,12月10日攻占瀘縣、江津一帶。
11月15日,貴陽解放。對此,17日的《新華日報》報道說:“向貴州、四川兩省發動強大攻勢的人民解放軍已於15日解放貴陽,並在本月4日至15日的12天攻勢中,連克縣城28座。“11月30日,重慶解放,蔣介石乘坐飛機逃往成都,國民黨中央黨部與“國民政府”亦無奈隨遷蓉城。12月3日,長江南岸要點納溪、合江,及北岸的川南要點瀘縣等宣告解放。12月10日,蔣介石等飛逃台灣。12月20日,胡宗南主力已被二野主力及四野一部分路從東、南、西三麵合圍於成都附近。隨後國民黨軍第十六、十五、二十七軍與第十八兵團被迫舉行起義,其餘敵軍在解放軍猛烈攻擊下土崩瓦解。12月27日,成都宣告解放。
協助四野主力解放廣西的,還有一支第二野戰軍部隊,即陳賡所率領的二野第四兵團。從人民解放軍發動衡寶戰役直到進軍廣東的過程中,二野第四兵團一直配合四野部隊作戰,後又按照毛澤東之前指示,馬不停蹄地追蹤餘漢謀殘部入桂。毛澤東本計劃於1950年1、2月份再令陳賡部西進雲南,但由於廣西戰事進展迅速,12月8日,中央軍委即已發出指示,要求陳賡部準備西進,解放雲南。第二天,前國民黨雲南省主席盧漢即以張群蒞臨昆明,並以召開中央駐滇軍事首腦緊急會議為名,將在昆明之國民黨第八軍軍長李彌、第二十六軍軍長餘程萬與師長石補天、空軍第五路副司令沈延世、憲兵副司令李楚藩、憲兵西南區指揮部參謀長童鶴蓮、軍事調查統計局雲南站站長沈醉等全部拘押。當天晚上,盧漢宣布雲南起義。1950年2月19日,雲南全境宣告解放。
1949年12月9日,盧漢宣告雲南起義的同一天,在西康(1955年撤省,所屬區域劃歸四川省)省會雅安,前國民黨西康省政府主席劉文輝、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鄧錫侯、潘文華,聯名發表通電,“宣布起義,脫離國民黨反動殘餘匪幫,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領導”。12月16日的《大公報》對此事的報道說,劉文輝等在通電中,不僅痛陳國民黨反動統治之種種罪惡,且竭誠“歡迎解放大軍進入川康,徹底掃除反動勢力,使川康地方秩序與人民生命財產得以早慶安全”。
進入川康的解放大軍,其主力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1949年8月19日,二野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張際春、參謀長李達,向二野所屬下達進軍川黔的“基本命令”。10月23日,鄧小平又下發向川黔進軍的“補充命令”。根據命令,第五兵團應不遲於11月15日攻占貴陽,25日攻占畢節,繼於12月10日攻占宜賓至納溪一帶;而第三兵團則應於11月15日前攻占湘黔川(渝)邊一帶,25日攻占遵義等地,12月10日攻占瀘縣、江津一帶。
11月15日,貴陽解放。對此,17日的《新華日報》報道說:“向貴州、四川兩省發動強大攻勢的人民解放軍已於15日解放貴陽,並在本月4日至15日的12天攻勢中,連克縣城28座。“11月30日,重慶解放,蔣介石乘坐飛機逃往成都,國民黨中央黨部與“國民政府”亦無奈隨遷蓉城。12月3日,長江南岸要點納溪、合江,及北岸的川南要點瀘縣等宣告解放。12月10日,蔣介石等飛逃台灣。12月20日,胡宗南主力已被二野主力及四野一部分路從東、南、西三麵合圍於成都附近。隨後國民黨軍第十六、十五、二十七軍與第十八兵團被迫舉行起義,其餘敵軍在解放軍猛烈攻擊下土崩瓦解。12月27日,成都宣告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