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百九十八、五行學說
“怎麼會這樣呢?我平時一直是這麼給靈體狀態下的人療傷的啊。”李煦對於自己的治療手法還是比較自信的。而袁將軍是雅鬼的老師,李煦又是雅鬼的朋友,雅鬼對李煦責罵也不好,安慰也不好。
兩人紛紛把求助的目光拋向了我,“...你們這不是病急亂投醫吧?兩個知識淵博的大學士想要跟我這個啥都不懂的門外漢求教什麼啊。”雅鬼到底是腦子比李煦好了一點點,腦筋時刻處於急速運轉的他,分分鍾就想出了一個絕佳的辦法。
雅鬼走到一個地府走狗的屍身旁,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讓李煦把走狗體內的氣息排空,“等李煦那邊完事,就請大小姐幫我把老師移進這肉身中,想來老師應該是不具肉身的時間太長了,才會有這樣的反應的。”
“但你當初不也是飄蕩了很久很久,期間你有強占過別人肉身嗎?沒有吧,你怎麼就知道袁將軍占了這地府雜碎的肉身之後,就一定能緩解現在的情況呢?”我試著幫雅鬼理清頭緒,可雅鬼就好像突然著了魔似的,一意孤行。
最終,李煦按照雅鬼的要求,清理出一具幹淨的屍身,以供袁將軍奪舍。我作為幫助將軍奪舍的不二人選,在一旁屏息以待,“你們這是想要幹嘛?”聰明人無論到了哪個時代都能很快的融入其中,就像袁崇煥,他在見識過修行者之間的爭鬥後,自然而然地就猜到了雅鬼接下來的計劃,“好了,陸若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都對接下來的計劃很反感,為什麼還要逼著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實施呢?生死有命,我這早就該死了的人,居然能以這樣的形態又苟延殘喘了這麼多年,早就夠本了。”
雅鬼用手捂住了眼睛,好像是嗚咽了。袁崇煥用最溫柔的勁道,撫了撫雅鬼的肩膀,袁崇煥的手很快也化成了粉末。
“老師你的手。”他本人對此毫不為意,灑脫說道:“既已知道現在依舊是大明朝的天下,我的手就再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它染上了太多的鮮血。有敵人的,也有逃兵們的,就讓它們跟著我一道消散吧。”
“老師啊。”雅鬼驀然爆發出一聲撕心裂肺,誰曉得袁崇煥忽地扭頭對我問道:“你們方才是不是提到了鄒衍的後代?”
我有些納悶袁崇煥為什麼要提及鄒衍的後代,難不成他有什麼秘密要告訴我?“嗯,將軍可是有什麼話要交代?”
袁崇煥搖了搖頭,頗為感慨地說道:“想不到過了幾百年,人們除了相貌、服飾與當年有些差異之外,其他相差的倒也不多。我們大明朝是不是還在尊崇黃老之術...”說著說著,袁將軍就走了,雅鬼的老師,徹底消散在了空氣中。
“老師啊。”這下竭斯底裏的喊叫聲可是真真切切地喊實了,雅鬼的悲痛仿佛從遙遠的四百年前穿越了回來。
話說,鄒衍是何許人也?大約莫是公元前三百二十四年前出生的一位大陰陽家。是五行學說的創始人(很厲害,有木有?),他主要的學說是五行學說、‘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而且是稷下學宮著名學者(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戰國時期田齊的官辦高等學府,始建於齊桓公。稷下是齊國國都城門,位於齊國國都臨淄,暨今山東淄博市,稷門附近)。
因為鄒衍“盡言天事”,所以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或者又稱他為鄒子。他活動的時代後於孟子,與公孫龍、魯仲連是同時代人。
鄒衍雖然不是修行者,但他那套天地有五行,從盤古開天辟地以來,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而五德轉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 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規律進行 的。人類社會的曆史變化同自然界一樣,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種物質元素支配的,曆史上每一王朝的出現都體現了一種必然性。
然後嘛,某些流派的大能就按照鄒衍的話,推演出了許多新招式,無外乎某物克某物,某物生某物,某物降某物。話說方才鍾馗要我去找鄒衍的後人,話還沒說清楚呢,人就在跟李煦大眼瞪小眼的過程中嗝屁了,這是要鬧哪樣?。
雅鬼完全沉浸在了老師故去的悲痛中,華豐源也沉浸在調戲鍾賢的歡樂時光裏。眼下,我直接能帶走的人隻有方無敵、龍眼與李煦,“地府的人都已經打發掉了,陸超的生意還需要你留下來幫忙嗎?”
“應該不用了吧,怎麼,大小姐真打算去廣東找那鄒衍的後人?說到底,那管我們屁事啊,老祖宗自創的招式裏,從來沒有用到過五行學說啊。”李煦對於鄒衍,似乎並沒有什麼好感,黑起他來,那是一套一套的。
我看了看手上戴著的怪鞭護腕,心想著收人錢財與人消災,既然拿了別人的一雙寶貝護腕,如果連麵子工程都不做一下,那也太那什麼了,“如果你不想去的話,我不會勉強你的。你在這裏陪著陸超吧,他現在應該很難受才對。龍眼,你跟我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