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屈辱求和(1 / 2)

“怎會如此?”

內府間,當聽聞李嚴、費觀攜部舉城歸降的消息以後,劉璋整道身軀仿佛連站起來的氣力都沒有了。

他想不通,為何自開戰以來,麾下部將便頻頻背叛自己而轉投劉備。

致使不過才短短的數月時間,劉備的兵力反而是越打越多,一路高歌猛進。

甚至,現在連他最為器重而委以重任的親信費觀、李嚴都投降了。

接連不斷的噩報,已經令劉璋越發的心如死灰。

他滿麵陰霾的神色持續到次日,直到其子將雒城已經成為孤城,局勢危急不已的情報傳回成都時,劉璋方才在慌亂間召集諸幕僚大堂議事。

可當他將前線的一則則戰報盡數托出時,等待著他的卻隻是一片寂靜,堂下諸人各懷心思,無人站出為其分憂。

見狀,劉璋也隻有滿心的悲涼。

沉默了許久,一人闊步走出,令劉璋一時間有些意外。

此人正是前番大義滅親,舉報了其弟張鬆暗通劉備的廣漢太守張肅。

隨著他徐徐向劉璋獻策過後。

原本無人予以回應的諸幕僚此刻紛紛痛斥著張肅心術不正,應立即將其緝拿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反對之聲不絕於耳!

一時,劉璋的麵上亦不由無比凝重。

他似乎是在心下做了許久的思想鬥爭。

隨即,方才是臉一橫,怒氣衝衝的質問著諸人:“汝等既然視張太守之策為恥辱,那不知可有更好的良策?”

此言一出,諸幕僚再度寂靜無聲。

瞧著諸人的反應,劉璋氣就不打一處來,不由厲聲嗬斥著:“現敵軍攻勢甚猛,我軍唯一的防線雒城已成孤城,若是再不采取相應措施,城池將但夕可破。”

“可爾等既無良策應敵,卻又橫加幹涉,難道欲坐視劉備入主成都乎?”

一記記的喝問下,自然無人敢在此時觸黴頭,隻得各自悶頭不語。

良久,劉璋神情稍作緩和了下來,沉思半響,方才相問著:“不知君矯可有出使的合適人選?”

“肅推舉廣漢縣長黃公衡。”

“黃權?”

瞧著劉璋的神色,張肅遂拱手解釋著:“主公,黃公衡一向足智多謀,膽識過人,且一向為主公著想,乃忠良之士。”

“有他出使,必然能夠最大限度的為主公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靜靜聽聞著張肅的話語,劉璋亦是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附議。

固然張肅此策實在是屈辱至極,可現在大敵當前,若再不早做決斷,恐雒城絕難保全!

……

綿竹城郊。

龐統與趙統接到了劉備前去接收綿竹城的指令過後,二人便迅速遣軍沿城池行去。

此刻,陣勢間,兩騎並立而行,龐統麵上浮現出一絲絲的笑意,不由問詢著:“趙統領,圍剿張任所部之前,你強烈建議無需重視綿竹城方麵的蜀軍。”

“難道說,你早就預料到李嚴等人會舉城歸順主公嗎?”

聞言,趙統稍愣了一下,有些尷尬的笑了笑,沒有立即予以回應。

畢竟,他總不能說,自己熟悉曆史,原史上李嚴就不戰而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