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著。
關羽繼續步步緊逼道:“子敬,方才本將所算,不知可否有何差錯呢?”
一言而落。
魯肅此刻感受著其話語間傳來的一陣陣壓力,亦不由如坐針氈。
攻守之勢也瞬間逆轉。
現在輪到魯肅有些啞口無言了!
這也麼辦法。
先前,他們一致對外都改換了說辭,言己方借了荊州與對方,從而占據了輿論上的主動權。
借荊州與借南郡,別看就二字之差,實際上其中的文章大得很!
“關將軍所言非虛,確是如此。”
沉吟了半響,魯肅雖心下萬般不願,但無奈關羽所言非虛,己方當初的確隻借了南郡之地。
他著實也沒有何等理由辯駁。
“既然子敬也同意了本將的說法。”
“那本將便好好算計一下,該如何歸還,方才能令貴軍滿意。”
說罷,瞧著魯肅已經完全進入到了己方的節奏間,關羽麵上所浮現的笑容越發濃厚,侃侃而談道。
“江水已北的南郡之地,是吳侯相借於我軍的,這一點我等全軍上下都絕不會否認,畢竟首府江陵的確是周公瑾花了大代價才平定的。”
“但本將所料不錯,當初江夏已西的夏口等地應歸屬於我軍吧?”
“為了令吳侯能夠有入荊州水域的通道,也將此地交給了貴軍。”
“不過,夏口一帶的水域在戰略位置上的確難以代替首府江陵城的作用性。”
“卻不知貴軍為何如此異口同聲地令我軍歸還三郡呢?”
一記話落。
關羽言語間雖看似在講道理,可話中卻是以柔帶剛,一直掌握著主動。
“關將軍,此話不能這麼說吧?”
“首府江陵西通巴蜀,扼守著巫峽天險的通道,若是當初我方執意不借與南郡,貴軍現在又豈會發展壯大呢?”
“這也就是吳侯識大局,為了鞏固兩家聯盟,以連結皇叔共抗曹賊,方才會忍痛將我軍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南郡借之!”
“如今,需要貴軍歸還三郡,難道不是理所應當嗎?”
一記話語鄭重而落。
魯肅也是針鋒相對的予以回應著。
看這架勢,雙方自然都不願吃虧。
聞言,關羽遂也笑著回應著:“子敬所說在理,貴軍借南郡的確極有誠意,此地戰略位置也何其重要。”
“可我軍駐防南郡,也是直麵荊州已北的曹軍重兵,防線所麵臨的壓力又何其之大?”
“我軍身處荊襄抗曹第一線,也是為貴軍保障了西線長江防線的安危吧?”
“若不是解決了此後顧之憂,吳侯又豈能全心全意攜眾北伐呢?”
一語而落。
他頓了頓,神情遂也瞬間嚴肅了起來,厲聲道:“而現在南郡接連的爆發戰亂,早已不複當初之繁榮。”
“若是沒有荊南諸郡的支撐,我軍又焉能憑借南郡所抗衡曹軍呢?”
“但若是吳侯執意需要我軍歸還,本將欲將南郡之地原路奉還,並率主力部眾全權撤至江水南岸之地休整。”
“子敬,覺得此舉如何?”
“我若奉還,不知吳侯可願接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