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後修改!)
隨著影響著漢川之地歸屬的曹、劉雙方漢中大戰持續了大半載歲月。
最終以劉備一方全據漢中全境為止。
又聽聞劉備於沔陽設立祭壇,行祭儀式,以正王位。
效仿四百載前的高祖帝劉邦。
欲出兩川之地北伐,中興漢室。
聽聞劉備竟然率先稱王,曹操即便是無比惱怒異常,但局勢如此,也令他無法再度起兵南征。
隻得是采納賈詡之策,以政治輿論輔以掌控子名分的大義來譴責。
可也是在諸葛亮所領銜著的團隊下,一篇篇精彩絕倫,出眾的文章也是數不勝數。
甚至是……
諸葛亮親自手書的各項文章詞藻華麗,又讀起來仿佛令人痛徹心扉,不自覺間憂慮大漢的興衰。
隨後又輕易間將大漢的變故延伸至漢賊曹操的身上所導致。
此輿論戰你來我往之下。
曹氏掌控子,以大義名分譴責。
可劉備這邊反過來便是利用自身是漢室帝胄的身份,高舉著清君側,興複漢室的旗幟予以反擊。
持續一段時日過後。
自然也就無疾而終了!
而隨著劉備遣主力南下班師回返成都。
以及霍峻攜眾北上進駐西北的武都、陰平二郡。
待趙統率五千餘步騎抵足邊境重鎮羌道城時,已距離漢中大戰結束已經將近了兩個多歲月的時間。
待各部將士昂首挺胸,列著整齊的軍陣行進至駐地以外。
空中已經是飄起了宛若鵝毛般的雪花。
現已是十月下旬的冬季。
北方的嚴寒早已經到來。
隻見軍中一位位的士卒早已穿起了冬裝,裹著厚厚的服飾。
可一眼望卻。
軍中士卒依然是被凍得臉色通紅、發紫,甚至是要似乎蜷縮至一團。
瞧著這一幕,趙統身居戰馬上,身著厚袍,忍受著呼嘯而過的淩厲寒風的煎熬。
眼神裏不自覺間流露出了數分憂色。
“看來這個冬季是麼辦法采取軍事行動了。”
他在心下暗自沉吟了一句。
原本趙統是打算進駐羌道後,先行遣兩千騎士奔赴隴西邊境,先行打探一番曹氏在涼州的駐軍部署等各項情況的。
自從攜部進入下辯以來。
武都郡北麵相對於南麵以及陰平郡而言,便已經盡數是地勢平坦之地,極其適合騎士軍團所馳騁。
可現在臨近了寒冬時節。
卻是令他不得不打消了此念頭。
概因此番他所率的五千軍眾。
其間三千步卒乃是清一色的荊州籍士卒。
兩千騎士則是蜀人中所挑選而出擅長騎馬的戰士所組建而成。
可不管是蜀人亦或是荊州人。
在初抵至靠近北端的武都郡時,都或多或少出現了水土不服的難題。
兩千騎士尚且還好。
麵對著北麵更為寒冷,氣溫驟降的氣,蜀人尚且還能緩緩適應。
可荊州籍軍士卻就慘了。
荊州地處江南水鄉。
他們這一輩子就沒有倒過北方。
現在一來就經曆了寒冬氣候。
麵對著北方的物理傷害。
著實是吼不住了!
這種情況下,這個冬季最好的策略也就是休戰了。
待來年開春,積雪交融之際,在伴隨著軍事行動方才是正確的選擇。
水土不服的問題。
趙統來自後世,自然知曉此危害弊端,一旦處理不妥,就會出大亂子。
如數載前爆發的赤壁之戰。
其敗因的主要因素不就是曹兵進皆乃北人,不適應江南氣候,導致多發疾病而敗亡嘛!
趙統腦海裏深深的想過這些問題後。
他隨即也是快速召來了部將馬忠,問詢著:“德信,先前臨出發前,曾交待你於漢中尋數位大夫隨軍為軍醫一事,不知可辦妥當否?”
此言快速落罷。
馬忠此刻手背也是肉然可見的被凍得發紫,聽聞此話語後,亦是堅毅的拱手抱拳予以回應著:
“啟稟將軍,忠已經辦妥當。”
“大夫們已經身在軍中,可隨時聽候差遣。”
一語擲地有聲的落下。
趙統聽罷後,麵上亦是流露著濃濃的喜悅。
馬忠這跟隨他的一年半載,著實是使起來極其順手。
無論是差遣其所辦何事,都能毫無保留的完成任務。
“嗯,德信,你此番能夠完成使命,可謂是又立一功,為我軍免去了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