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了許久。
他方才決議由軍中大將張郃統禦將士攜郭淮等部將留守長安,以便構造關中等地的防務。
這也是他的無奈之舉!
觀他本人一向的調兵遣將特點而言。
曹操是傾向於用宗室之將來統籌外將,駐軍一方的。
可現在的難題卻是,能征慣戰、虎步關右的夏侯淵已是折戟米倉山下,現在還能夠獨擋大任的卻是屈指可數!
曹仁正屯軍荊北一地,與關羽對峙。
至於夏侯惇,多年的相識下,曹操也深知讓他在後方督軍或是處理政事尚可,可要是總督軍務,恐會出現差池。
至於曹洪,曹休等人,要麼就是能力不顯,要麼就是尚且還沒有一定的資曆予以服眾。
思來想去,似乎自己除了張郃還真的別無選擇了。
畢竟,張郃協助夏侯淵平定涼州,對於關隴局勢有著充分的意識與判斷。
換作其他人,也未必能夠勝任。
但曹操也覺得單令張郃鎮守關中,也並非就安穩如山了。
要想穩定政務方麵。
或許還不夠。
深思熟慮一番之後,他決定調遣治理河東十多載,政績顯著的河東太守杜畿擔任司隸校尉,以此掌管關中諸郡。
涼州依舊由刺史張既治理。
不過。
考慮到杜畿在河東的政績十分顯著。
若是他忽然離開,一時恐會生亂。
因此,調離之前,曹操還特意修書一封送往河東郡詢問其意見。
杜畿收到書信後,也是快速給出回複道:“還請丞相一切寬心!”
“河東自畿上任十六載以來,現郡內已是人心歸附,呈祥和一片,即便我離去,想來也不會生亂。”
“如若丞相實在放心不下,可將河東郡重新劃入並州管轄,刺史梁習治民理幹,才能出眾,且麾下亦招募了州內諸如王淩等優秀的幕僚。”
“可讓他統管河東郡,並差遣人員上任,或可保無虞!”
一封回信瞬息間擬好,發回去。
由於河東自當年消滅袁紹外甥高幹以後,此郡乃是連通並州與關中的主要通道,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可謂是咽喉要地。
也為了能夠快速穩定此地,曹操將其從並州分離出來,劃分為獨立的郡縣,既不從屬並州也不歸屬關中。
這也就有了杜畿執政十多載,政績斐然之事。
現在聽聞自己欲被調往關中。
他亦是向曹操建議重新將河東歸入並州的管轄之中。
此信收到後,得到了曹操的大力批準。
將一應事務盡數交接完畢後!
趕在歲除來臨之前。
他親率主力沿潼關而出,東進回返中原。
一路之上,大軍結陣而行,宛若長龍,且旌旗獵獵。
早已恢複鬥誌的曹軍士卒間,一位位健兒的臉頰上亦是重新恢複了決絕的神情。
而就在曹操班師回歸離去的那一刻。
費曜的敗報正好已至。
此事自然也就無法得知。
涼州刺史得知費曜部主動出擊,竟然還兵敗而歸時,麵色瞬息間浮現出了數分嚴肅之色。
即便是新年時節。
他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連忙調集涼州各郡的邊兵盡數集結,以做好戰備狀態,以待隨時可以兵發隴西邊境。
以防敵軍忽然進犯!
兩軍相互陳兵於此。
表麵上看恰似一片平靜,可內部卻早已是蓄勢待發。
大戰頗有一觸即發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