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馬羌(1 / 2)

“我軍當早做準備,以防不測。”

“應該如此。”

帳內諸將此刻亦是在短暫的思索過後,也明悟了戰局間的不利性,紛紛拱手提議著。

抬首環顧四周,略微頓了頓心神,費曜遂才流露滿麵嚴肅之色,沉聲道:“我軍各部已經集結完畢。”

“使君還輸送來兩輪新征召的青壯。”

“現軍中各部步騎合計約有三萬餘眾。”

“據哨騎的打探之下稱,此番進犯龍桑城等西南部邊境的乃是駐軍羌道的蜀軍,麾下不過區區數千餘眾。”

“本將決議即日起開拔,進軍龍桑,尋求敵軍決戰,強勢剿滅敵寇。”

一席無比鄭重的言語落罷。

費曜亦是下達了出征的號令。

此言一落。

麾下一將似是若有所思,不由拱手提議著:“費將軍,既然我軍掌控著兵力上的優勢,那何不分兵而行耶?”

“汝所指的可否是分一軍南下再度攻襲羌道乎?”

“將軍所言甚是!”

“末將就是此意,所謂兵法雲:攻敵所必救,羌道乃是武都重鎮,亦是這支蜀軍的後方所在。”

“一旦此地有失,那敵軍的軍心必將會有所動搖。”

“屆時,我軍在向龍桑發動猛攻,豈不是將輕而易舉破敵乎?”

此將也是一言一語的直直吐落著。

述說著自身所想的方略。

隨即,他稍是頓了頓,思索片刻,又道:“敵軍駐軍羌道的便不過五千軍眾上下,現那敵將不識好歹,竟攜大部北上進犯。”

“那豈不是天賜我軍襲取羌道之良機,將軍萬望勿要錯過。”

“此策確實不錯。”

“費將軍當應允之!”

“將軍當遣主力進駐龍桑拖住蜀軍大部,以避免其聽聞羌道被攻後,攜部回援。”

“隨即再度遣一支精銳分兵南進。”

“如此,方為上上之策耶!”

一語接著一語的落下。

軍中眾將大都附和著此分兵策略。

聽聞著幾乎一致的附和聲。

主將費曜腦海裏亦是快速的轉動著,思索著此策的可行性。

一麵伸手察看著地圖上的各地標注。

似是過了約莫不知好半響。

他才環顧兩側諸將,沉聲回應道:“本將方才鄭重思慮了一番,此策若安排妥當的話,倒也不失為一道良策。”

說罷,費曜心下已是早已經有所決斷。

先是命獻此策的部將為偏師將領,於軍中挑選三千精銳步騎徑直沿狄道南進,繞過臨洮沿線的蜀軍騎士軍團,悄然突襲。

遂又差人往重鎮襄武告知戴陵計劃。

令其務必要最大限度的吸引敵軍騎兵的注意。

將之拖住,不能敵軍騎兵收到消息後攜部回援前去攻擊己方偏師。

一番簡短的軍議告一段落。

費曜有條不紊的下達了各項指令。

主力各部駐軍接下來就分兵而進。

一部偏師沿道路南下羌道襲取。

費曜本人則統領各部兵士徑直往西殺向龍桑城方向,以迎擊主動進犯的蜀軍。

一路之上,曹軍各部旌旗林立,軍陣整齊。

隻見數萬大軍間所執著的旗幟宛若浮雲蔽日般,陣與陣間也是井然有序。

陣中一位位手執利器的年輕健兒們。

無不充斥著精神飽滿的狀態。

甚至滿麵上還流露著絲絲若隱若現的憤恨。

顯然,去歲冬季的那一戰雖是以敗北為止。

可也不愧為駐防邊關的曹軍精銳。

調整能力的確也頗為驚人。

不過才一個年關的時間罷了!

就已經是重新恢複了鬥誌。

且還懷著複仇之意。

此刻,眾兵士們基本欲再度與蜀軍一決雌雄!

一股股淩厲而又激昂的氣勢亦是無息間從軍陣間散發而出。

逐漸地……

整個行軍的官道之上仿佛都彌漫著一股淩厲而又壓抑的氣勢。

周邊正居於農田裏忙碌的普通民眾們,似是感受到了一陣陣無比濃鬱的壓迫感。

而就在費曜攜部快速奔赴龍桑城的途中時。

趙統這麵,也在命各部加緊對大營的加固,以做好充足的迎戰準備。

特別是當曹軍主力愈發靠近時,此地的戰爭氣息也漸漸的濃烈了起來。

而就在兩軍的目光都集中於龍桑城這一刻的功夫,雙方所派遣的使者也在縱馬與西羌各部族營地間趕赴。

不僅僅是趙統派遣出了使者出使羌人營地。

曹軍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