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將先前聽聞那賊將趙統攜部北上之際,途徑各地界時,曾命各部軍士相助田間農戶們,一起耕種。”
“其景頗為其樂融融,與民秋毫無犯,更親密無間。”
“為何周邊士民們會一致自願援助賊軍?”
“不就是因為敵方慣於收買人心所致?”
“若因此令此事,我軍再度大肆屠戮, 一旦此事傳開,豈不是會讓其餘諸郡縣越發之多的民眾愈發痛恨?”
“將之推入我軍的對立麵?”
一言一語相繼落定。
費曜是漸漸的為眾將校說清了嚴厲處決此數將的意圖。
雖說軍中諸將大多數還是並不讚同對周邊相勾結蜀軍的士民施以懷柔策略, 與之爭奪人心的歸附。
但他們瞧著主將費曜態度無比堅決,且為了威懾軍間,不惜將違抗將令的數將果斷處決。
眼見著這一幕幕間的情景。
眾將亦隻得各自保留意見。
而接下來,隨著數將因違抗軍令而被斬首示眾之事於軍營間逐步傳開以後。
須臾間的功夫。
各部將士無不是心下一肅。
麵上各自都浮現著濃濃的鄭重之色,紛紛予以引以為戒。
絕不可效仿此數將這般擅自行動。
況且主將費曜本在平日裏就極其的治軍嚴謹。
對於觸犯軍律者,亦是嚴懲不貸。
現在血淋淋的案例就擺在眼前。
軍中眾將士本還存著些許僥幸心理的,此刻亦是都各自收了回去。
隻得遵循軍令,執守營間。
未有再膽敢擅自出營屠戮周邊百姓者。
隻不過。
殺戮一事,已經發生。
周邊的民眾也被屠戮不少。
費曜想施以恩惠的方式重新獲取人心,顯然是已經不可能了。
隴南各地間。
被曹兵所搶掠、屠戮的家庭。
無不是充斥著血腥氣息以及無盡、不甘的怒火。
此一樁樁血債,百姓們又豈會忘卻?
而此事自然也是流傳到了漢軍營壘。
時刻探查於周遭敵情的斥候也快速將這則軍報呈回大營間。
趙統方一接過軍報看罷,原本極為平靜的麵色也因之色變,頓時流露著無比惱怒的神情於大帳中怒喝道。
“沒想到曹軍還是一如既往的暴虐。”
“再度對手無寸鐵的民眾們痛下殺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待本將進據隴西之日,這群畜生必將誅之!”
從旁時刻伺立著的新任女官趙月眼瞧著其如今竟生出滿腔的怒火,怒從心起時,她麵色間似也是預料到了什麼。
“將軍,可否是曹軍已遣軍屠戮了周邊士民乎?”
一語而落。
趙統聞卻,目光回轉至趙月處,鄭重的點了點頭。
遂沉吟片刻,方才道:“正是!”
“唉,早知如此,本將前番又何忍接受百姓們的饋贈呢?”
“致使他們如今遭受到賊軍血腥的屠殺。”
雖說對於曹軍屠城一事,早已是天下盡知,司空見慣。
且先前趙月也提及過,若己方接受了百姓的糧食資助,大概率是會遭受到曹兵報複的。
但真當此事切實發生時。
他胸間依然是感受到了一陣濃烈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