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進退之道(1 / 2)

原本趙統還心存著繼續對峙的想法,不願就此輕易退卻。

可聽聞了趙月的這一席分析下,也快速的打定了主意。

此番欲將撤軍提上日程。

誠如其所言,此時並非是雙方爆發大戰的良機。

經曆了去歲的漢中戰役。

不僅僅隻是曹氏方麵損失慘重。

己方亦多有損耗。

特別是在後勤物資方麵。

雖說這一世由於在黃權的獻策下,張飛效仿韓信明修棧道,卻暗度巴中蠻夷地區穿過,奇襲南鄭。

因此令本不願歸附劉備的張魯隻得被迫投誠。

讓漢中郡各城邑沒有似原史上那般, 經曆多方間的戰火,反複攻奪。

經濟富庶方麵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民生上,亦是依舊人力充沛。

不似原史上曹操提前進占了漢中,令張魯投降,然後分批次的將各地百姓依次遷徙。

即便最終劉備奪得了漢中,亦不過是十室九空的空殼子罷了。

但這一世的緣故,由於提前奪取了漢中諸郡。

再陽平關與曹軍的對峙下,漢中安定了數十載,府庫之中以及各地義倉也多有存糧等物資的存在。

極大的緩解了需要依靠大後方巴蜀之地來進行補給。

隻不過。

雖說此戰後勤損耗沒有曆史上“男子當戰, 女子當運”這般嚴重。

但相持了數月間的戰火。

單純靠漢中一郡支撐,自然是不太現實的。

千裏轉運之下,即便是巴蜀之地也略有不逮。

這也是在取得大捷,並在群臣的一致擁護下,上表稱漢中王後,劉備並未趁勢而進,率眾出秦川,北伐關隴。

而是班師南歸,予以休養生息的緣故。

通過趙月的這番話語,趙統腦海裏也不自覺間想象出這些畫麵。

沉吟了好半響。

他方才麵色嚴肅的說道:“阿月此言確為正理也!”

“蜀道難,猶如難於上青天。”

“即便是支援去歲的漢中大戰,亦是多有不便。”

“若是率眾大舉出秦川進行北伐。”

“倉促之下,定難以出兵。”

“即便勉強能夠出兵,我軍主力也將從戰前就處於下風。”

“如今之間,本將確實得不能太過衝動,再度引發大戰。”

一番番的話語道落。

從旁的趙月聽罷,麵色間遂也浮現出一絲喜色, 拱手抱拳誇耀道:“將軍聖明!”

“您終於沒有執著一時之得失, 而忽略大局了,哈哈。”

說罷,她洋溢著清純活潑的臉蛋上,也浮著笑意。

“哈哈!”此話一落,趙統也跟著露笑,但緊接著卻是直言道:“不對,什麼叫終於顧全大局了啊?”

“本將啥時候有過不顧大局的情況啊?”

此話落定。

趙月與之相處了長達一月之久,對於其秉性也早已有所了解,知曉其除了戰時,平素間都是笑口常開,身性隨和之人。

如今聽到他這番話,倒也沒有絲毫的拘促。

反而依舊是以笑談的方式予以回應著:“哈哈,將軍誤會了!”

“我的意思是,還從未見過似將軍這般年紀就能如此沉穩,能夠考慮大局而不計得失的了。”

“阿月謬讚了。”

“其實本將也沒有太冷靜,先前率百騎衝陣不也是衝動了一回嘛。”

聽聞著這番話,趙統麵色浮著著笑容的同時, 也不由指了指自己身間還殘存著的刀傷回應道。

話音落下,趙月捂嘴輕輕一笑, 道:“將軍太自謙了。”

“那時節局麵不同嗎, 要沒有將軍身先士卒突襲敵陣,我軍將士又焉能爆發出空前的鬥誌擋住敵軍接連的進攻呢?”

她見識自是不一般。

對於先前趙統執意攜百餘騎以身犯險突襲一事,也看出來了原因所在。

瞧著其心知肚明,趙統麵上流露莞而一笑。

而就在各方細作分別刺探著各地軍情之際。

時日亦是在徐徐而過。

一切已經整裝待發,集結完畢的各家族麾下私兵部曲武裝於趙昂的統一率領下往西麵的前線開拔。

唯有尹奉、趙衢二人攜本部部曲沿南部的西城進發,以期穿過祁山道突襲重鎮羌道。

而隨著眾豪族已是一致進發後,消息也快速傳出。

龍桑城外,東麵大營。

作為全權負責隴西各地軍務的主將費曜,待收到這則軍情後麵色亦是喜出望外。

他欣喜之餘,也明白己方大舉反攻的時機已至,遂將這則軍報送往主持臨洮方麵防務的戴陵所知曉。

令其做好反擊的準備。

緊隨著,他方才召集諸將校一齊宣布此事。

大帳之中。

費曜理所應當居於主位之間,遙視著帳中兩側的眾將校們,麵上此刻也止不住的浮現著濃濃笑意,不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