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羌道之爭(1 / 2)

親眼目睹著敵主將馬遵率部從自己眼皮子底下突圍而出。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皆是眼前的少年小將薑維所引起的。

這一刻,即便是對他僅存的欣賞也不由被濃烈的怒火所取代。

盛怒之下,薑維壓根無法抵擋趙統的攻勢。

數槍宛若雷霆萬鈞之力般迅猛刺出。

直令其無法招架,敗下陣來。

用槍杆徑直拍了其身子,將之拍落馬下,周邊一群親衛軍士一齊踴了過來,將之束縛住。

隨著曹軍前部主將馬遵攜眾突圍, 薑維亦遭俘虜後,尚有一部分敵軍士卒還被困戰陣間,也沒有絲毫的抵抗空間。

很快就被肅清!

由於敵前部已突圍出去。

趙統此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不顧將士廝殺多時,已身心俱疲,揮手各部往外圍殺卻。

他並未因此番大敗敵先鋒部眾而衝昏頭腦。

反是還極其清晰目前兩方的軍事實力依舊差距甚大。

方才不過是借著部將柳隱抵擋住了敵援軍入穀以合圍的舉動。

再輔以自己親自出擊, 鼓舞起全軍士氣的情況下,才令敵眾無法抵禦。

可若是待敵軍安然退回穀外圍, 與主力合軍。

到那時, 曹軍徑直發動總攻,局麵依舊將極其不利。

他必須得攜部反殺而出,以期配合外圍周遭一線的羌人諸部圍殺敵軍方為正途。

眼瞧著諸部將士們此番無不是透著疲憊的神色在咬牙堅持著。

趙統一時心下也有些於心不忍,不過經曆了此數載軍旅統兵的磨煉,也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

他稍作沉思,遂高聲喝道:“將士們,再堅持一番,聽穀外廝殺的動靜,想來已經是羌人諸部按約定向曹軍發動了攻擊。”

“隻待追擊而出,與之合圍重創敵眾,那接下來我軍很長的一段時日,都將予以能夠安心休整,而無需擔憂敵軍來犯。”

此話落下,他隨即言語間又頓了頓,再度鼓舞著:“再咬牙堅持一番,待此戰告一段落,諸位此番所立戰功都是少不了的。”

“若是不幸身亡者, 本將亦當親自稟明漢中王, 向其家中親眷發放雙倍撫恤金,並由官府予以贍養。”

“諸位無須擔憂身後事,勿慮也!”

此話語擲地有聲的道落下,說得極其堅決。

眾將士聞言,遂也是紛紛神色一震。

即便身心俱疲,卻依舊是強行鼓起了戰意。

由此看來,趙統的這番鼓舞是卓有成效的。

當然,這一方麵是得益於這兩載多以來,與他所做的承諾幾乎都有實現,而並非空頭支票。

他的信服力已經得到認可。

諸將士都願意相信他所言。

另一方麵,也與他的身份相關。

其父趙雲目前位列五虎上將,軍功顯赫,亦是漢中王麾下得力幹將,備受親待。

自家將軍方才所說的這些想法,想來都是可以實現的。

畢竟,背後有人是能在朝堂上說上話的。

一席令下。

漢軍諸部重新調整陣型,恢複著高昂的戰意, 結陣井然有序的快速往穀外追殺而過。

隻留下了穀內深處覆蓋著漫山遍野的屍骨。

以及四周空氣間彌漫著濃鬱的血腥氣息。

且此地處山穀深處, 閉塞不已。

若是真到夜色寂靜的深夜, 成群結隊的黑鴉停留於此,高聲鳴叫的話,再配著漫山的屍首及氣息。

恐會給人營造一種壓抑恐怖氣息感。

不過,戰局緊急,如今卻是無人在意這些。

隨著馬遵攜大部予以突圍。

漢軍也隨之追擊而上。

一時之間,兩軍間在這條並不甚寬闊的道路上追逐著。

戰場也在逐步的發生著轉移。

至於穀內的外圍處。

此刻柳隱及麾下千餘精銳,尚且還在艱難的抵擋著趙昂一眾援軍的攻勢。

兩騎相交至此,已是激戰了四五十合。

卻是還未分出高下!

隻不過。

在柳隱掌中一柄大刀的接連不斷的攻來,趙昂反倒是有些疲於奔命了。

一時,似乎是略微有些氣力不逮的緣故,正漸漸的難以招架,逐步處於下風。

這一不易覺察的細節,自然是被柳隱捕捉到眼中。

見狀,他麵上似是浮現出了數分輕笑,手掌間也逐漸的加大了攻擊力度。

以圖能予以盡快擊敗敵將。

但就在兩軍激戰得正如火如荼之際。

馬遵所部突圍出來後,也狂奔至了此地。

眼瞧著對麵就是己方的援軍受阻,他亦是瞬息間臉色上就流露著濃濃的欣喜之色,隨之就揮刀高吼道:

“將士們,前方就是來接應我等的援軍。”

“速速殺過去與主力彙合,再度反攻敵眾,為戰死的同袍血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