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波的曹軍兵士不畏生死攻擊要塞。
寨牆之上的守軍亦是麵色冷酷的撥動著掌中箭矢或者是一刻不停的搬運著滾木擂石往下招呼著。
一瞬之息。
站端愈演愈烈的激化,戰火不斷的進行著升級。
傷亡逐漸增加,周遭血腥氣息越發濃厚。
一層層的屍首堆積於要塞之下,宛若一座小山包。
這支曹軍偏師本就並非職業化的兵團,平日間也鮮有經曆戰陣,又何曾見識過沙場如此的殘酷。
些許身性膽怯的兵士瞧著此等血腥場麵,已是有所心生退縮, 腿似乎都在發軟。
軍心不再如方才那般旺盛。
守卒們自然是能夠直觀感受著這股壓力的變化。
似乎抵抗力度越發輕鬆。
一連數日的攻勢。
武山界此第一道防線依舊牢牢掌控於漢軍手中。
時至於此。
眼瞧著敵軍不過區區千餘人的部眾,意誌力竟是如此頑強,又隨著時間的發展,心知趙統所部隨時都有擺脫己方主力的追剿,回返至羌道。
尹奉,趙衢一時心下都莫名的心生憂慮之色。
為了加快進度,二人商議一番後決議, 壓上全軍精銳再度向要塞發動著猛攻。
轉瞬之間,就感受著這股濃濃的攻勢壓力。
馬忠戰陣經驗豐富,亦是從中尋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情況。
猜測此或許是敵軍的全力一搏了。
又觀察著對方諸軍士渾身所流露出的氣勢,頗有一種不破羌道誓不還的氣勢。
為了保全實力,馬忠並不打算與敵寇再此第一道防線與之硬耗。
稍作抵擋一番,就下令各部撤出寨子,徐徐往第二道防線轉移。
將武山界順手推舟的讓給了敵軍。
猛然接收到這則指令,麾下諸將校尚且心下還存著諸多的狐疑。
臨撤前,不由一齊拱手問詢著:
“馬將軍,何故攜部撤退乎?”
“對呀,雖說敵軍加大了攻擊力度,可我部將士們依舊有抵禦的鬥誌,未嚐不能守住此道防線呢。”
“將軍,讓吾等繼續堅守吧!”
耳聞著眾人的一致請戰,馬忠麵上笑了笑,卻是不容理會,揮手讓諸將嚴格按軍令行事。
底層諸將官,所慮者自是與他有所不同。
他要考量的不僅僅是武山界的得失問題。
而是全局方麵的考慮。
若是因堅守武山界此一隅之地,就將留守的主力部眾消耗殆盡, 那還如何保全重鎮羌道呢?
敵眾我寡, 與之硬拚顯然是不現實的。
馬忠也不會采取這個策略行事。
隨著漢軍諸部緩緩轉移撤出。
曹軍也是如約的攻克了此番進兵羌道的第一道防線。
這對於曹軍而言,亦是建功的開門紅,值得歡慶。
且此次能夠破了此防線,對於他們而言也實在是來之不易。
或許是出於以此來鼓舞麾下各部兵士的鬥誌。
尹奉於夜色降臨的時刻在大寨中大設酒宴,宴請諸將,以為慶賀。
隨後,並引領眾將校搬著酒壇往各營間予以依次巡視著。
與諸軍士一齊飲酒,以為犒賞眾軍此番血戰之功。
這一夜。
各營之士進皆瞧著自家家主親自犒賞他們,心頭無不是大受感動。
原本因比無比激烈的一戰而有些低落的士氣,也是快速的回升起來。
接下來短暫的歇息一番,以補充軍中諸將士的精神,保持體力的充沛。
緊隨著,尹奉便再度攜眾往羌道的方向進發。
而此刻,早已退回至第二道防線的馬忠也是一切準備妥當,各處防務都已井然有序的安排下來。
麵對著敵軍的攻勢,依舊是一切按部就班的抵禦著。
抵擋一段時日。
馬忠依然是再度攜部棄守撤離,將此道防線拱手相讓。
曹軍再度是奪得了一座要塞。
距離攻克重鎮羌道的距離又是近了一途。
同樣的,經短暫休整, 趙衢,尹奉依舊攜部繼續進發。
一連多日。
修築於羌道東北麵的數道要塞已一一被曹軍所拔除。
時至如今。
馬忠已是率部退守至羌道大營固守。
此乃是最後的一道防務, 如今的他們已是避無可避。
若是此地再度失守,那局勢將頃刻間化為烏有。
那武都已西將徹底不複所有。
也似乎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此刻的馬忠麵上不再存著一絲毫的笑容,而是浮現著濃烈的嚴肅之色。
他每日親自身批執銳,腰懸利劍巡於軍旅之間,對將士們噓寒問暖,於軍間不斷的鼓舞軍心。
以此來令諸部軍士同仇敵愾,鬥誌昂揚。
而與此同時。
當第三道防線被攻克,尹奉正欲攜部再度浩浩蕩蕩往羌道大營進發時,一旁的趙衢似乎是發現了什麼,忽然感覺有些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