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洋洋灑灑的一番話語道落。
眼見著眼前的自己將軍已是知曉了實情。
趙月心知也並未又繼續隱瞞的必要了。
稍微是猶豫了片刻。
她決議將事實盡數道來。
“將軍所言不錯!”
“被俘虜的趙昂正是月的親父。”
“而我的本名也並非是此名諱,而是名英,親父趙昂,親母王異,乃是家中年紀最小的女兒。”
“隻不過,我大兄趙月在前番的涼州之亂中,受馬超所殺,其餘兄長也早在多年前的同郡叛亂中,被賊軍所害。”
“以至於,至我長大後,已唯有我一女。”
“由於兄弟姐妹都被叛軍所殺,我從小與母親學習兵書戰策。”
一番番的話語落罷。
前因後果已盡數令趙統所知曉。
聽聞著其一家所遭遇的慘狀。
一時之間,趙統亦不由對趙昂一家生出了數分的同情及惋惜之色。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趙昂還是朝廷忠良。
且為了國家大局,寧願犧牲子女,亦不讓叛軍得逞。
此等高風亮節的情懷,豈不能令世人稱讚乎?
隻不過。
現在曹氏篡權,禍亂朝廷,挾持天子。
趙統也心如明鏡,明白注定隻能與之成為對立麵的敵手。
慢慢聽聞著趙英講述著家中的遭遇,趙統麵上不免流露出些許同情,遂也是出言寬慰著:“唉!照此說來,阿英你父親倒也算是我大漢忠良了。”
“隻是一家都遭受此厄運,你父母親卻並未因此大受打擊,反是依舊為國盡忠,此等毅力倒是頗受敬佩也!”
一番番的話語落下。
趙英瞧著其如此神態,滿懷期待的問詢著:“卻不知將軍能否網開一麵,放我父親一條生路乎?”
此言方出。
雖說敬佩歸敬佩,但此事終歸事關重大!
並不是他能一己所能決定的。
深思了半響,他方才沉聲回應道:“阿英,此事重大,你讓我仔細想想。”
此話落下,她一時不由是有所失望之色流露出來,不過下一秒趙統卻話鋒一轉,徑直回道:
“不過,剛聽聞你的這番講述,趙昂將軍亦算是為國盡忠的忠良之後,此等高風亮節的情懷,本將自不會如此薄情。”
“還請阿英放心,本將定會立即書信示與霍都督以及發往成都,請求對趙將軍網開一麵,想來以漢中王的仁義,知曉了你父親的這番事跡,也必然會酌情考慮的。”
一語吐落出來。
眼瞧著趙統的神情此番是透著無比的堅定之色,並不似為了安慰自身而故作說謊。
她悲傷的麵容上也平靜了數分。
經過此數月間的相處下,她還是能夠感覺到,趙統並非是冷血之人。
若不然,她也不會私下就直接前來哀求。
瞧著其應允了自己的求饒。
趙英連連拱手拜謝道:“那英先感謝將軍對吾父親的網開一麵了。”
說罷,就要跪地拜謝。
見狀,麵前的趙統笑容和藹,連忙將之攙扶起來,沉聲道:“阿月……不,阿英,雖說你父親此番召集眾家族私兵部曲與我軍作戰。”
“但念及往日他為大漢立下過汗馬之功,且忠貞不二,你此番也為本將出了不少力。”
“本將自不能忘記不是。”
“故而,阿英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