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番出此狂言,臣亦有管教不嚴之過。”
“臣當負有主要罪過。”
“還望陛下以懲處微臣便是,以彰顯大漢天威所在。”
一言一語緩緩落罷。
瞧著曹操盡數將董昭之罪責包攬於身,長跪不起,予以乞求著。
劉協已經是心知肚明,此人他此番是保定了。
眼見於此。
他亦明白,重責曹操壓根不是他能辦到的。
而一旁的內侍郎聽聞著其自攬罪過,頓時大感機會來臨,緩慢靠近劉協旁以向其連連使眼神。
建議其趁機處罰曹操,以豎立天子之威。
隻不過。
劉協卻置之不理,反是麵色間還強迫自己流露出一副微笑之色,出言寬慰著:“丞相速速請起!”
“您為國平叛各地叛亂,掃清賊子勢力。”
“令北方諸州重新歸於安定。”
“於我大漢有開拓之功,亦是朕的左膀右臂。”
“朕又豈能因此小事就責罰國之忠臣乎?”
耳聞著這一記記間的言語,不見天子采納自己的建議。
內侍郎愈發焦急了起來。
他不斷的向其施以眼色。
可不約而同地,卻都是不予理睬。
而就在他專注於此時,卻未注視到此時的曹操正悄然的關注著此細微的一舉一動。
他伏首於地,麵容上已經是升起一片片的冷酷肅殺氣息。
殺意越濃,波動起來。
隻是由於將頭低得太低,令人無法察覺到這些。
鑒於天子劉協的堅決下不予追究。
丞相曹操自然是相安無事。
此董昭大肆叫囂的封賜王爵風波亦將暫時平息,告一段落。
緊接著。
在丞相曹操的主持下。
天子劉協於鑾駕上俯視各部甲士,厲聲鼓舞勉勵一番。
遂才重新坐入車鑾中,在禦林軍的護佑下,徐徐回返。
待天子漸漸離去。
曹操方才高聲下令,命各部軍士結陣回返營中休整。
隨即,丞相曹操才領著其子曹丕以及一眾群臣往城內行去。
兩側夾道歡迎的士民們方才各自散去。
回返丞相府。
曹操經過短暫的歇息。
當天夜間也在其子曹丕的協助下,處理些許國事。
府中。
一盞盞的燭火緩緩予以點亮。
將明堂中灰暗的地帶照耀開來。
挑燈趁夜批複著道道公文。
忽然間,他拾起掌中的一則奏折,微微查閱起來。
看罷,曹操麵上不起絲毫波瀾。
平靜的問詢著:“丕兒,為父近日出征的時日裏,荊州一麵的戰局如何了,可有異動乎?”
他此時掌中所拾著的就是荊州主將,鎮南將軍所差人快馬加鞭送回的荊襄軍報。
但他並未與之述說,反是相問道。
此自然是生出考問其子之意。
他想瞧瞧,監國了數月間的長子,究竟是否當真有長進。
一語落的。
曹操端坐席上,麵不改色,靜靜期待著。
見狀,曹丕自然也能明白其父的意思。
他深吸口氣,將腦海裏沒有必要的心思刨除,隨之似是沉思了好半響,麵上方才透露著些許自信之色,遂道:
“父相,據近日來叔父所傳回的軍報,孩兒多少有所了解,就以目前的局勢而言,荊州看似時局不利,其實泰然自若,極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