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布局(2 / 2)

在軍謀上,的確是為他排憂解難,減輕了許多負擔。

至於政務方麵,亦有馬良,王甫等人輔助。

荊州各郡縣間治理得井井有條,士民安定。

關羽雖說是傲上不辱下的性子。

可他也並非是不分青紅皂白。

對於身負才學的士人,他亦會心生禮敬之心。

這連番的搭檔之下。

龐統之能也是折服了關羽。

故而,方才有如今語氣謙卑的一幕。

聞言,龐統聽聞著曹、孫對峙的軍報,一時之間卻是陷入了沉思之中,約莫是深思了好半響,麵上依然淡然無比,並未有絲毫的眼神變幻。

過了良久,他極為平靜的拱手說道:“君候,統覺得或許我軍並不用那麼著急召集軍眾呢。”

“哦,先生何意?”

“那曹賊去歲才在漢中與大王大戰,最終不敵而導致敗走,可在班師回歸以後,卻是不做長遠的休整。”

“而是匆忙的策劃征伐江東的軍事行動。”

“若是統所猜無誤,此必是曹賊欲全力以赴征伐孫氏,來重振軍心。”

“那如此之間的話,敵眾勢必是大張旗鼓,精銳頻出。”

話音落到這,他遂是稍作了一番停頓,語氣緩了緩,隨即繼續拱手解釋著:“若如此,則單憑江東之眾抗衡曹軍,壓力將會倍增。”

“統以為,或許那孫權會主動遣使來說服我軍北上,以分擔其壓力呢?”

此話音一落。

關羽丹鳳眼斜視,麵上一瞬間就流露著不善之色。

半響後不由是冷哼了一聲。

雖然他知曉現曹氏勢力強盛,兩家的確得聯合一道與之對抗。

他一生熟讀兵書,又何嚐不知唇亡則齒寒的道理?

但去歲的孫氏忽然背盟,襲取數郡。

若不是趙統率兵提前奔赴荊南地區,與之相抗衡,保全諸郡。

恐怕此陰謀已是令其得逞。

即便後續雙方為了大局起見,重啟聯盟。

可已生出的間隙卻已經是縫補不上。

一提起孫權名諱,此刻的關羽內心怒火就仿佛是不打一處來。

“士元所言甚是!”

“曹賊欲起主力各路軍馬南征孫氏,憑其個人之力,的確將麵臨極大的兵鋒壓力,難以獨自抗衡。”

“那本將接下來就暗中集結各部將士,予以嚴陣以待,待開春後就隨機而動。”

“至於表麵上,則裝作不知,靜待孫氏的使者到來。”

一席話落,關羽再聽聞了其一番分析之後,亦是快速的做出了定計。

龐統聽罷,遂是微微點頭,以示附和。

此的確是目前的最佳之策了。

暗中集結部眾,對外則靜觀其變,坐觀曹、孫的對抗。

二人談至於此。

龐統遂也是起身走向屏風間所掛著的地圖旁,手指於上麵,沉聲分析道:“對了,君候,此番曹、孫欲在淮南一地爆發大戰。”

“我軍除卻主目標伺機攻擊重鎮襄陽外,亦可選擇輔助目標,若有機會,也可隨時進行打擊,趁機收入囊中。”

眼見著其手指間不斷遊弋於地圖各點之中。

關羽丹鳳眼微睜著,渾身氣場也是頓時就與眾不同。

他在腦海裏短暫的思索一下,相問道:“士元先生所說的可是江夏乎?”

“君候英明!”

一言方落,眼見著其如此輕易就推斷出了自己的構想,他隨即也是麵露笑意,緩緩說道:“統的確是如此所想。”

話落於此,他的手指同時指在介於江陵、襄陽,江夏之間的一點,並道:“君候,此處乃是江津渡,是位於漢水已西,北臨襄陽,東接江夏的一重要渡口。”

“目前此地正掌控於我軍之中。”

“我軍若是北上攻取襄陽,完全可沿水路、陸路,以此來水陸並進,兵臨襄陽城下。”

“若有取江夏之機,水軍可趁勢直入境內攻之!”

說罷,龐統方才是重新趨步坐回席位上,坐定後,解釋著:“襄陽畢竟乃荊北重鎮,往北就接連宛、洛等中原腹地。”

“曹氏方麵自然是十分重視。”

“從那曹仁親自鎮守於對岸的樊城就可窺破一二。”

“我軍全力攻之,恐也未必能有所突破。”

“倒不如陳兵漢水之上,於江夏已北、襄陽之間尋找戰機,更為妥當也!”

一語直落。

龐統擲地有聲的落下,關羽細細回味一番以後,亦是麵容浮笑,流露濃濃的附和之色。

“士元先生思慮周到,倒是令本將敬佩之至也!”

“君候讚譽了。”

一番交談之下。

二人也針對著此番討論謀劃下來了接下來的既定目標。

待龐統緩緩告辭離去。

關羽方才是注目著從旁一直旁邊的關平,以示考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