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濡須大戰(1 / 2)

隨著曹軍精銳騎士的來援,方才是令落入下風的張遼麾下各部兵士長舒了一口氣,鬥誌得以維持下來。

呂蒙眼見此幕,雖覺得此次未全殲敵軍的戰機有所千載難逢,感到惋惜。

但經短暫的深思以後,他未免麾下軍眾遭到敵騎的纏繞,被後續的主力各軍所圍困,反是損失慘重而影響後續的防守之戰。

吳軍相繼退走。

持續大半響的遭遇戰方才告一段落!

兩軍漸漸彙聚在一起。

距離相近,曹軍前軍各部將士方才有所察覺到這支精銳騎士竟是丞相麾下最為引以為傲的虎賁營。

為首一將正是被稱為虎癡的親衛將許褚。

二將相見,張遼方是長吐一口濁氣,麵上浮現著數分劫後餘生的喜色,拱手拜道:“此番遼率部深入,險些遇吳軍圍攻所潰敗,釀成大禍。”

“多虧許將軍於關鍵時刻前來增援了。”

說罷,他深深向麵前的許褚鞠了一禮,發自內心的感謝。

他也的確流露出了後怕之色。

畢竟,顯而易見的,若他此戰受吳軍擊敗,那威震江東士民的威名勢必會被打破。

日後再度對戰吳人時,就會缺少心理間的震懾。

“張將軍不必如此,此番褚也隻是奉命行事罷了!”

此話方落,他隨即也快速回應著:“現丞相已命夏侯將軍親鎮居巢,督鎮二十六軍,而他本人亦是率水步兩軍於後麵緊急奔赴過來。”

“隻因聽聞將軍先行攜前部南下有所擔憂,故命褚率虎賁營往來接應。”

“還是丞相英明!”

“若不是他料事如神,恐今日遼就會遭受一番兵敗呢。”

耳聞著其講述著前因後果,張遼自是反應敏銳,快速改口恭維著。

“現前方就是濡須鄔了,我軍與吳軍大戰了半晌,兵士們或是有所困乏。”

“既是丞相已親自攜部南下,那我軍就先於此安營對濡須形成佯攻態勢吧?”

張遼麵露沉思之狀,鄭重提議著。

針對著此事,許褚自是知曉自身的軍略水平並未再其之上,遂也附和著。

軍令傳下。

曹軍所部沿濡須鄔約三十餘裏間的外圍一線的平坦大地上安營紮寨,以等待後續的各路主力抵達。

接下來的一兩日內。

曹軍後續軍團相繼彙聚而來。

先是由曹休所統的虎豹騎到來。

各路步騎以及所操練的水軍於此聚攏。

張遼,許褚等將則於營前命甲士分散兩側執戟相立,以為迎接。

睡著丞相曹操親臨濡須前線。

一瞬之間,天色之間似是有所風雲變幻。

上空中,原本是溫和的暖陽氣流。

卻忽然風雨交加,冷空氣撲麵而來!

雨滴滋潤大地,反令周遭道路越發泥濘不堪。

此等天氣下,讓本想借機強攻濡須的曹操不得已下隻得暫緩攻勢。

以待重新天晴放暖,再做定奪!

可這一拖,就拖到了孫權所率的主力到來。

由於先前的時分,丹陽等地接連受到曹氏一方的挑唆,不斷有山越各部族起兵叛亂。

以至於不得不牽扯了孫權絕大部分的精力,並緊急調遣陸遜、賀齊率大部前往征討。

他也因之暫歇趕赴江北,督守江北戰事,轉而坐鎮於建業,以護佑江東之安危。

不過,索性陸遜等將還是極其給力。

山越叛亂快速間給平定下來,並收降了數萬餘眾。

既然後方安定下來。

吳主孫權自然也再無顧慮,引領各部從渡口撐船徐徐往濡須鄔行來。

而就在孫權所乘的主船樓船剛行至濡水的江麵上時,卻忽是發生了一件令吳軍一方提心吊膽的事件。

各自聽令攜本部於右側的江水上列陣,以待控衛濡須鄔及水寨防務的徐盛所部,此刻忽是狂風大作,讓戰船相繼的漂洋起來。

而隨著風勢的愈發強烈。

徐盛所部船隻竟是緩緩向曹軍所屯駐的江岸邊營地移動。

這一現象來得無比突然。

消息傳回濡須鄔,令呂蒙知曉時,已是為時已晚。

他正欲大起兵將出鄔堡前往攻擊曹軍,掩護其部有充足的時間撤離。

但時間上已然是來不及。

此刻的徐盛部已是基本被大風吹至岸邊。

各戰船上的軍士眼見著竟是被吹到江岸處,曹軍主力屯駐的眼前,一時都不由各自升起了陣陣的恐慌之色。

關鍵之間,徐盛忽是從腰間拔出長刀,高聲厲聲道:“將士們,現因天氣原因,導致吾等被吹到敵眾眼簾。”

“還望諸位勿要生出恐慌之色。”

“此番,我等唯有鼓起勇氣上岸結陣與敵軍搏殺,以待風勢的平息。”

“若不然,我等今日恐無法安然退返。”

一記堅擲的話語轟然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