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何人可當大任乎?(2 / 2)

劉備見狀,瞧著諸葛亮一臉的氣定神閑,一語就窺破到了其中內情,他隨即也不做隱瞞,徐徐如實將霍峻病逝於軍中一事吐落。

諸人紛紛聽罷,麵色間都不自覺的流露著數分不可置信!

才剛年逾四旬的霍峻就這樣英年早逝了?

此話音方一落下,平素裏與之私交頗好,不斷有書信往來的趙雲聽罷,麵上不自覺的就浮現著了數分悲戚。

他遂是拱手行禮,建議道,“仲邈跟隨主公您時日頗久,亦在平益州一戰以及駐軍防範武都、陰平二郡中立下了卓絕的功績。”

“末將以為,當差人送回其遺體回返,厚葬之!”

此言方落,一眾軍方大將如陳到,黃忠無不是紛紛附和道,“子龍所言甚是,大王當可早做決斷!”

聽聞著一眾將軍所言。

劉備浮現悲色的麵容間亦不由悲中帶著數分苦笑,遂回應著,“諸位的提議,理應如此!”

“仲邈乃我軍良將,於國有功。”

“孤自不會相忘記也!”

說罷,他隨即是言語間稍是頓了頓,又接著說道,“不過,現今之間,還是得當盡快派遣主將前去接替都督一職才是。”

“畢竟此二郡與曹氏邊境毗鄰,又是我方日後北伐之前哨所在,戰略要地不容有失!”

“不知諸位可否有何建議?”

“何人可擔當大任否?”

一語落的。

劉備目光逐漸掃視而過,駐足於右側眾將臉色間遊弋著。

他在思索著是否有合適去總督邊地的將領。

黃忠,趙雲,陳到,馬超,李嚴……

一道道身影相繼掃過,隨後不免有所失望!

卻是沒尋到合適的主將人選。

不過,此也很正常,目前留任成都的基本都是軍中大將,統領一軍都綽綽有餘!

讓他們去都督邊遠二郡,卻是有些屈才了。

此言落下。

諸葛亮稍作沉吟,遂建議著,“大王,據前番霍仲邈所傳回的一些書信來觀,他曾在信中大肆誇讚了子龍將軍之子統於軍旅間的出色表現。”

“阿統屯駐羌道後,不僅數次擊退了曹氏的攻勢,保守大營不失!”….“聽聞還接連獲取了周邊的羌胡之心,與眾羌族部落們關係密切。”

“而武都二郡又處在曹氏與羌氐部族間,形勢十分複雜。”

“依臣所見,可以阿統為將,總督二郡,接替霍仲邈。”

一言直直吐出。

諸葛亮此時的麵色亦是神色如常。

他分析著趙統近日來的卓絕表現,推舉道。

但此話一出,從側的趙雲聽罷,卻是不由拱手反對道,“主公,雲以為軍師此議太過冒險。”

“阿統現今年紀尚幼,若貿然總督二郡,恐會給大軍帶來損失也!”

他話音一落,神色間亦是麵露公正之色,出於大局的角度考慮著。

即便他知曉自己孩子近年於軍旅中的聲名鵲起。

但他擔憂著以其的年紀貿然上位,會無法威懾諸將。

另一方麵,還會因此而遭受他人嫉妒。

故而,稍作思索,就出言反駁著諸葛亮欲推舉以其為主將的人選。

但眾臣聽聞後,大部分人卻都附和著諸葛亮的主張。

“臣附議軍師的提議!”

“子龍將軍,您還是太過保守了呀?”

“阿統近日來的聲名我等都看在眼裏,我想接替霍都督並無大礙!”

。:.

鳳溪凰躍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您提供大神鳳溪凰躍的三國:從落鳳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