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在石頭城秘密求見過吳主孫權後,就悄然前往柴桑上遊的潯陽口挑選精銳做商賈服,眾兵士盡皆身著白衣。
船艙貨物中潛藏著精銳士卒。
普通兵士們則立於船前,隨時準備逆江而上時騙過沿江的烽燧。
似是靜靜在潯陽口秘密等待多日,呂蒙才盼來了前線陸遜傳回來的最新軍情戰報,“公安,江陵二城的守軍已被調離城內開往前線,”
“公安守將士仁已表決心,願在大軍兵臨城下時獻城投降。”
“荊州可取!”
盯凝著陸遜發回來的軍報,呂蒙緊緊手握著帛書,對“荊州可取”這四字看得是尤其的出神,隨後方才是如釋重負的長舒口氣。
緊隨著,他的眼神裏越發明亮,清明,仿佛是盡收眼底的粼光水麵都清澈湛藍不已。
他感慨,多年來的夙願終於有機會實現了。
“荊州,原本十載前就該與我江東所有,被竊據多年。”
“如今,也是該收回來的時候了。”
說罷,呂蒙神情嚴肅,一拳砸在船櫓上,暗自下定決心。
隨後他便迅速差人順江直下回報後方的孫權谘詢是否能起兵攻伐荊州。
斥候回返石頭城,獻上軍報。
吳主孫權的一雙碧眼中也似是早已流露出了垂涎三尺的渴望,遂幾乎是未做絲毫猶豫就修書一封再度送往北方,邀請曹操務必命麾下部眾拖住關羽軍團主力。
然後他迅速下達軍令,命征虜將軍張皎和呂蒙為左右都督共同進軍攻伐。
當任命傳至潯陽後,呂蒙大驚,遂是顧不得前線之事,連夜撐船奔回石頭城求見孫權。
孫權剛從榻上起來,睡眼惺忪的望著赫然是一席身子挺拔的呂蒙,隻見他一身戎裝,風塵仆仆的趕來,反是心生疑惑道:
“子明,孤不是命你起兵攻伐荊州了麼?”
“你大半夜著急回來可否是出現了何事乎?”
聞言,呂蒙顧不得見禮,頗為急切的拱手回應道,“主公,如果您認為征虜將軍頗有才能,就應任用其為統兵之將。”
“若認為蒙有才能,則就應任用我。”
“當年赤壁戰後,周都督攻伐南郡時,就曾是大都督與程老將軍為左右督一齊統軍,雖然當時軍務都由都督所掌管,然程老將軍卻倚仗乃孫氏三代老臣,時常與都督不合。”
“若非大都督性情寬和,險些就誤了軍國大事。”
“此正是前車之鑒啊!萬望主公莫要再如此任命!”
一席話落,呂蒙言語擲地有聲,嚴肅不已。
孫權聽罷,頓時是睡意全無,猶如醍醐灌頂般,隨即連忙致歉道:“子明所言甚是,倒是孤考慮不周了。”
“反而還勞煩你白跑一趟。”
說罷,他就迅速沉聲道,“好,孤收回先前的成命!”
“任子明你為統兵之將,主攻伐荊州一事,令孫皎率部做為後援。”
….
“主公英明!”
眼瞧著主上片刻之間就在自己的勸說下意識到錯誤,呂蒙也並未追究此事,順勢拱手稱讚著。
處理好此事,未免時日一久,自己所暗中籌謀的白衣渡江詐取沿江烽燧計劃敗露,他也是快速就向孫權辭行,再度撐著疲憊的身子回返潯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