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天下有變(1 / 2)

曹、劉雙方主力於陽平關下對峙數月後。

隨著漢水之戰漢將趙雲大顯神威,也令曹軍軍心受到不少影響。

外加上襄樊大捷的軍情傳來,更是助漲了漢軍諸部的士氣。

反是魏王曹操心憂中原諸州的安危,心存退意而選擇與敵軍殊死一搏,決戰陽平關下。

隻可惜,卻被謀主法正所謀劃,提前差遣了趙雲率部渡過漢水悄然襲擊至曹營後方擾亂了戰局,影響了局勢。

讓曹操最終不得不攜眾沿斜穀撤軍。

一場大勝後,整個穀口中無疑是都充斥著濃烈的歡呼聲。

血戰一番的漢軍各部占據著穀口遠眺著倉皇逃竄的敵軍身影各自喜笑顏開的大笑了起來。

當夜,劉備收兵回返關內,於軍府中大擺宴席,款待諸將。

一夜狂歡後。

接下來,劉備此刻可謂是雄心壯誌,眼眸中似是充斥著一股無名的烈火在燃燒般,他開始憧憬著北伐一事,劍指關隴的野望。

遂是將在首府南鄭負責居中坐鎮後方籌措軍糧供給前線將士的黃權也給召集了過來。

左右謀臣法正、黃權各自分兩側坐席而立!

劉備正襟危坐於上首處,清了清嗓子,率先義正言辭的說道,“現今之間,我軍主力擊敗曹氏,令曹賊兵敗北歸。”

“現今之間正是我軍將士士氣如虹之際,孤欲盡起全軍北伐,一舉收複關中還於舊都,以正肅名。”

說罷,他神情間還浮現著濃濃的笑容,又道,“何況,翼德、孟起還支援了阿統,有他們據武都而與涼州敵軍相對峙!”

“還有荊州的雲長也取得了大捷,正圍攻襄樊,牽扯曹賊精力。”

“曾經三顧孔明之時,他曾於茅廬中言,待天下有變時,可擢一上將率荊州之兵以出宛、洛,孤盡起益州之眾以出秦川。”

“依孤來看,此番曹賊已成強弩之末,正是到了天下有變的時候。”

一席話洋洋灑灑的道落。

兩側盤膝而坐的法正、黃權兩人都在靜靜的聽聞著。

話畢,劉備遂才以鄭重的眼神望向二人,投以期許的目光道,“孝直,公衡以為如何?”

“正以為此番北伐可行!”

話音剛落,法正麵色澹然,似乎是早有預謀一般,很迅速的就回應著。

不過黃權那邊則是麵上陷入了些許難色,猶豫了半響,方才拱手如實托道:“大王,此番戰略形勢上於我軍有利,適時被打亦能與張將軍他們相配合。”

“不過,經過這數月的消耗戰下來,漢中府庫的糧秣消耗不少。”

“關中之地重大,即便關將軍那邊時刻威脅著襄樊的安危,想來以曹賊的秉性亦不會輕易放棄關中,涼州地區。”

“此番北伐,勢必會曠日持久,絕非一時能攻略關中戰事。”

“若如此,則單依靠漢中的糧草等後勤軍械物資恐難以久持,權以為大王得差人回返成都令軍師向漢中輸送兵員、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要不然,恐怕之後我軍會陷入糧草難以久持,功敗垂成的局麵。”

黃權乃智謀之士,他既能出謀劃策,亦能統籌後方,肩負內政職責。

而法正則是單純在戰略與戰術上都頗為覺得此番的確是北伐契機,故而幾乎是毫無猶豫的就附和了劉備提議。

黃權自然是考慮甚多!

“公衡此言有理!”

劉備聽罷,稍作沉吟,就鄭重點頭應道,“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此番北伐,曹軍雖是新敗,但實力尚在。”

“以孤多年來對曹賊的了解來看,他勢必會親自坐鎮長安來總督各軍抗衡我軍的北伐。”

“攻守之戰異形,那僅憑漢中一地難以支撐大軍北伐。”

“公衡,你這就以孤的名義修書一封送返成都,讓孔明籌措軍械糧秣等物資分批運往漢中,並組織征召士民入伍一並輸送漢中,以待我軍隨時能夠得以補充兵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