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報,啟稟將軍,我軍側翼忽然出現一支全副武裝的精騎勢如破竹的殺來,現已與兩邊騎士激戰。”
“將軍,我軍該如何應對乎?”
“什麼?”
“敵騎來襲,是何部?”
主陣之下的張合聞訊,麵色微微有些變色,連忙相問道。
“啟稟將軍,觀旗幟、兵員,應是那趙統親率騎士衝陣呢。”
話落,騎卒亦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拱手回應著。
自從趙統攜部入駐北邊以後,便接連不斷的寇略涼州之地。
雍州兵大多與趙統麾下部眾交戰過,熟悉無比。
故而,如今魏軍騎士僅憑激戰風格就能窺破出乃是趙統所率之眾。
但張合一聽,麵上神情卻越發凝重起來,喃喃道,“趙統怎的會出現於街亭?”
他的確是有些狐疑不解。
在令各部發起對當道紮營的蜀軍全麵進攻前,他是提前派遣探子將四周情況都探查清楚,幾乎是將各處軍情都了如指掌了。
如街亭東北側的列柳城,他也事先派遣了馬遵以及麾下猛將韓德率部前去牽製,防範敵軍於己方進攻時前來襲擾。
而張合戰前得到的軍情也稱,主將趙統親率部南下奇襲了上珪城,準備堵住渭水道的出口。
目前屯駐街亭的蜀軍不過區區五千餘眾。
故而,他才如下部署,令全軍各部發起全線進攻,欲圖迅速突破敵營奪回街亭,重新打通與漢陽郡方麵的通道。
而也由於街亭屯駐的兵力不多,張合對於側翼的防範也並未那麼重視,隻是安排部分遊騎遊弋予以護佑弓弩手安危。
他目光遠視兩翼,瞧著敵騎廝殺越發生猛,己方漸漸難以抵擋之勢,神色陡然就凝重了下來。
他沒想到,就因這小小的失誤,反而是成了此番的突破口。
更沒有料到,身在上珪的趙統竟然在戰時忽然率部殺了回來,還敏銳的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戰機。
張合望著兩側的局勢愈發糜亂,一時也頗有些方寸大亂,暗自苦思著。
索性,關鍵時刻還是從側升任於雍州刺史的郭淮察言觀色,似是注意到了其麵色的難色,遂迅速站出來寬慰道:
“將軍,不必太過在意,”
“趙統所部雖出其不意殺至,但麾下畢竟軍力有限,翻不起多大風浪。”
“那依伯濟所想,我方目前該如何應對乎?”
此言落下,一席戎裝的郭淮此刻先是目光遠遠看了過去,關注側翼的戰局半響方才道,“以淮之見,此番當暫時退卻,罷兵歸還,來日再行強攻敵營。”
“嗯?撤軍?”
張合聽罷,神色間有些不情願道。
“對,觀敵騎動向,最多不過兩三千餘騎士,縱然趙統神勇,也無法做到數千騎士就鑿穿我軍數萬餘眾的軍陣。”
“他們此舉不過是為了襲擾,策應營內的防守罷了,”
說罷,郭淮麵色也不由微微嚴肅起來,分析著,“但戰前咱們並未預料到敵騎會忽然從上珪狂奔過來,並未加強兩側的防禦部署。”
“若是任由敵騎衝擊之下,恐會引起陣腳混亂。”
“到時候,要是敵營的蜀將率部殺出策應,那我軍就被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