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合退避三舍休整予以迎接即將奔赴過來增援的蜀軍時,戰場形勢再度發生變化。
陳倉南麵以及鶥城盤旋襲擾的趙雲,吳懿所部偏師皆在曹真部署以及兵力優勢之下被擊退。
兩部見敵軍勢大,皆各自選擇撤軍。
吳懿沿散關道退往武都郡,趙雲則退至斜穀道。
趙雲乃蜀之大將,曹真本欲想借機斬殺趙雲,此舉不僅能提振三軍士氣,亦能令自己威震下。
他遂是組織大部軍力南下追殺。
可他卻低估了趙雲的統率與勇武。
雖然由於兵力上的劣勢,趙雲敗了一陣,隻能被迫退卻。
但斜穀地勢狹窄,根本容納不了大兵團的陣型展開。
聽聞魏兵追了過來,趙雲當機立斷命副將鄧芝引領部眾緩撤,他則親自攜一部斂眾固守予以斷後。
在趙雲的超強勇武以及數百人依托地勢的防禦下,魏兵被接連抵擋於此,壓根突破不了絲毫的防禦。
反而是趙雲趁勢斬殺不少敵卒。
眼見趙雲雖敗卻臨陣不亂,憑借地利之便阻擊,曹真方才明白絕非能輕易全殲趙雲所部。
他遂也下令各部退出斜穀,於穀口布防,謹防敵軍再度來襲。
而相繼令吳懿,趙雲所部敗走,重新整合了雍州的防禦部署後,曹真方才聚集主力準備沿隴山道西進。
但當他接收到張合所部受阻街亭,導致漢陽郡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蜀軍主力所敗的軍情後,他一時無疑是有些氣惱。
“張合搞什麼名堂,蜀軍街亭防線不過五千餘眾,大半月過去了無法突破?”
罷,他就有些怒氣衝衝。
曹真自然也是知曉漢陽郡對於爭奪涼州歸屬的重要性。
不過,惱怒歸惱怒,時至如今大敵當前,他也隻能先率眾前去彙合。
沿隴山道進兵以前,曹真也再度增派了一部精銳沿渭水道進逼上珪牽製,協助攻城。
渭水、隴山二道是雍、涼的通道所在。
漢陽危急!
那隴山,渭水就必須得扞衛住了。
若不然,那就不僅僅是隴右三郡危險,恐怕就連整個雍州都將徹底暴露於敵軍兵鋒之下。
在曹真的迅速進軍下,另一邊的漢軍也在大肆往街亭、上珪奔赴過來。
先是魏延率部沿襄武進軍,從隴山防守較為薄弱的防線伺機發起進攻,策應主力正麵強攻的壓力。
而在張飛,黃忠的前鋒抵達後,攻勢甚猛,幾乎是令隴山防線瞬間告急。
自然也就讓防線更為薄弱的地帶守軍無暇顧及!
此稍縱即逝的戰機,戰局敏銳的魏延自然是快速捕捉住,揮師進攻。
很快就突破了防線,率先殺入冀城以南的地帶。
破西縣,與進駐鹵城的駐軍遙相呼應。
見此情景,部將張嶷跟隨趙統征戰數載,也頗有長進。
他快速領鹵城部眾北上與之彙合。….
漢陽南部接連陷落,自然也令整個郡內轟動不已。
又伴隨著隴山防線在漢軍主力的攻勢下搖搖欲墜,也逐漸令漢陽士民心下布滿陰霾。
導致各城邑的官吏舉城歸附。
如此亂局之下,縱然張既有楊阜的出謀劃策亦是無計可施。
他隻能集結全軍於首府冀城合各大家族之力緊守城池,以待雍州援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