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龐統率部強攻,他便能令各部將士轉攻為守,憑借堅固的陸口大營來抵禦敵軍,殺傷敵軍。
隻可惜,卻不隨人願!
龐統選擇了僵持,拉鋸戰對目前的江東局勢頗為不利。
這無疑是讓陸遜頗為苦惱。
……
這邊的龐統部隨著關羽回駐首府江陵派遣援軍增援的緣故開始發動反攻兵臨陸口大營。
至於北邊的江夏郡一帶,則是爆發了激烈的紛爭。
由呂蒙、蔣欽使假途滅虢之策乘機取了曹氏江夏以北的安陸等城邑導致守將文聘進退失據,被迫隻能率部依附於荊州軍。
而關平得了治理江夏北多年,威信頗深的文聘投奔後,亦是頓時起了攻略北部的心思,欲圖拔除夏口北麵的威脅。
荊州軍也分兩路出兵,一路由關平親率的主力進取核心地域安陸城。
另一路則是令屯駐沔陽的趙累攜眾沿沔水南下攻北麵的重地南新、上昶等地。
聽聞荊州軍兩麵來襲,因病重纏身導致身體越發惡化的呂蒙也隻能強撐著身子命蔣欽率一部進駐上昶抵禦趙累部。
他則拖著抱恙的身子親領部眾奔至石陽,防禦周邊水域。
他深知荊州軍陸上戰力頗為強悍,便欲圖將關平所部阻擋在江水之中。
試圖以水師、戰船跟敵軍水上較量。
他這一構想自然是很美好。
可現實卻頗為殘酷!
關平乘大船,舉大眾奔抵此處,聽聞斥候所彙報的軍情後,便迅速做出了決斷,先行命精銳沿江封鎖與下遊的吳軍聯係。
然後跟呂蒙隔著江麵對峙起來。
私下裏,則充分信任文聘,讓其獨領舊部從趙累所攻略的那江東薄弱處登陸,然後開始號召麾下群民響應荊州軍,以驅逐狡詐的吳賊。
這攻心之策的效果頗為絕妙。
文聘本就是荊州籍將領,早在劉表時期,就是荊州大將,名聲遍布荊襄各郡。
後又坐鎮江夏將近十餘載,軍威顯赫。
外加上江東軍本就是背刺偷襲所取江夏北部的城邑,短期之間根本無法收服人心。
境內的士民皆埋藏著不服之心。
如今有文聘振臂一呼,所響應者不可勝數。
這一瞬間,前線的戰事雖然還能僵持,但後方卻是亂做了一鍋粥。
各城邑間都被文聘的名聲所煽動,紛紛揭竿而起。
後方被攪亂,本就在前線不占優勢的江東軍眾士氣無疑是越發低迷。
加上時近十月,氣候也在漸冷。
主將呂蒙的身子愈發虛弱,病情惡化,之前他還能依靠內心深處的執念強撐著,此番伴隨著敗局已定,己方不說奪取荊州,不被反攻就要燒高香了。
隨著安陸等城邑的情報傳來,他頓時是一口老血噴出。
隨之便一病不起。
呂蒙病重的消息很快蔓延於軍中。
這讓軍營中本就低迷的士氣越發降低至極點。
消息在逐步流傳,軍心也在渙散。
關平自從派遣文聘領舊部前去招攬治下舊人反叛時,就大肆差遣探子深入敵營四周刺探軍情。
此刻,關平也從探子那裏得到了呂蒙病重的消息,整個軍中群龍無首猶如一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