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聽了,隻當黛玉小孩子說頑話。但轉頭看英蓮時,隻見她比黛玉大兩三歲,生得不俗,給黛玉做個伴讀書童倒是極好。且其時大戶人家的孩子念書,書童自然有在家中下人中選些伶俐的小幺兒充的,講究的書香仕宦之家也有請正緊的良民家中讀書子弟作伴讀的。
一些寒門子弟立誌讀書的,皆將到書香門第做伴讀視作體麵,蓋因書香門第家中皆延請學問高深的先生授課,又有許多傳家藏書外頭輕易見不著的,在書香門第做幾年伴讀,比之在外頭書院上學進益還快呢。良民子弟又不耽誤科考,是極好的出路,因而像林家這樣四代列侯,傳承五代的人家請伴讀,隻怕外頭爭破頭皮。
隻世人重男輕女,哥兒請伴讀自是尋常,倒是沒聽說誰家女兒念幾年書還專門請伴讀的,不過家中挑兩個伶俐丫頭盡夠了。更有甚者,有些人家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竟不讓姑娘讀書的。自家黛玉念書,還正緊請兩個良民女伴讀,是否驚世駭俗了些?
封氏聽了黛玉之言,自是求之不得,英蓮若真給黛玉做得幾年伴讀,將來說親時,便是四代列侯人家出的教養,說親都要長一層身份。賈敏思忖下子,心想:若是英蓮做了黛玉的伴讀,不入奴籍其他下人也沒話說。再說英蓮模樣氣度自不用說,多少人家千金小姐不如她,便是出身也是鄉紳之女,給黛玉做個伴讀身份也合適。隻這樣的事倒是老爺作主的好,因而對封氏道:“甄太太不若今日帶英蓮在府上住一晚,待老爺下班回來,我問過老爺。”
封氏聽了點頭應是,賈敏自吩咐下人去與英蓮母女收拾客房。
晚間林如海下班歸來,賈敏說了封氏之請,林如海笑道:“這樣小事,敏兒自己作主就是,又問我做什麼?咱們玉兒至靈至秀,百個男兒不如她,我既決定將玉兒和男兒一般教養,自然不能虧待她,如果尋兩個清白人家的姑娘做伴讀更妙。”
夫妻兩個商議已定,次日回了封氏的話。封氏高興不已,但她不願賈敏為難,自己又回蘇州父親家裏投靠去。英蓮和其他書香門第的男伴讀一般,其他下人自然沒得嚼舌。
又說當年投在葫蘆廟裏的窮儒賈雨村得了甄士隱資助,進京趕考,中了進士。在蘇州府做了一年知府,因有些貪酷之弊,又恃才辱上,隻任一年就被上司參了一本,革了職位。這日從友人處得了訊息,聽聞新任兩淮鹽運使林大人要給府上女公子聘西賓,特來一謀。
這封氏安頓好英蓮,又拜別了賈敏,啟程回鄉。將將出了內院門,就見管事領著一個腰圓背厚、口闊麵方,劍眉星目,直鼻權腮的人進來,這人不是那得自家老爺資助的窮儒名喚賈雨村的是誰?此人前來討嬌杏的時候還說替自己尋英蓮,哪裏指得上他?封氏見了賈雨村,免不得口中冷哼一聲,方隨管事婆子出了門,管事婆子見封氏雇好車,上車啟程了才回房中向賈敏回話。
卻說管事婆子見了封氏方才見那男客後,滿臉不屑,又想那男客麵生,府上並無這樣一號客人。因而回屋之後仔仔細細的將方才之事與賈敏說了。
這頭林如海休沐,林二帶著賈雨村到客廳坐了,又去稟報林如海。介紹賈雨村前來的友人原和林如海是舊識,林如海展信看了,說一原貫湖州的進士姓賈名化者,因受上司誹謗排擠革職,特前來應府上女公子西席。
若是林如海未經甄應嘉害林礞一事,自然見了舊識親筆信就應了,此刻但凡到家中謀事的人,林如海皆要細細打探過底細。因而見了信,讓林二代賈雨村來書房親自見過。
小廝奉了茶,幾句寒暄,林如海見那賈雨村言談得體,胸中果然有大才,便滿意了二三分,隻待使人打聽賈雨村為人,若當真是個正直不阿的,便將其留下。此刻一個小廝過來說,太太有話告訴老爺。
林如海會客時,賈敏從不打斷,今日這樣必有緣由。因而林如海道了讓賈雨村少坐,自己出來進了內堂。
封氏原將家中遭遇細細跟賈敏說過,賈敏聽說封氏見了一男客不屑,就留了意,使小廝去請林如海過來。林如海進屋之後,說所會客人是來應聘黛玉西席的賈雨村。因而賈敏將封氏所說賈雨村為人一一道來。
林如海聞得賈雨村受了甄士隱盤資,卻不及當麵告辭就進京趕考了,自是個急功近利的人。後來做官之後不思及報恩,去封家一趟竟是討一個丫頭,又覺此人人品有瑕。這樣的人自然不配與黛玉做西席。
那頭賈雨村自恃才學,方才和林如海對答幾句,也隱隱覺得林如海真才實學,和之前自己的上司不是一般人物。正想著做了林家西賓,憑林如海的本事,將來借這道人脈再思起複也為可知。那頭管事卻來傳話說:老爺說了,咱們家姑娘的西席已經另擇了他人,還請賈先生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