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2)

其他家私倒罷了,不過是書籍字畫古董為重,多雇幾條船,路上小心便是。家具京中宅子是全的,因而鹽政官邸這套送回蘇州老宅便是。真真讓人可惜的是兩個孩子的先生。黛玉的先生自不用說,當代大儒,等閑讀書人拜不到他門下,便是礞哥兒的啟蒙先生,亦是曾中過進士的大儒。這兩位先生在都有家小在江南,隻怕不會北上。

黛玉心中自然可惜,心中卻留一絲希翼:心道,前世劉先生再過兩年便會北上,且收了十皇孫做關門弟子,此生劉先生未必不願北上。

這日林如海帶了黛玉,備了重禮到劉先生府上答謝師恩時,劉先生笑眯眯的收了,還笑言有緣自會再聚。

一切收拾停當,擇了吉日,林家雇了三條大船浩浩蕩蕩的出發。一條客船是林家人乘坐的,不過另運些細軟家私。一條船是跟著北上的下人乘坐的,亦放了些衣料箱籠。一條專運屏風擺件等大件家私,一些願意北上的家丁護著。

出發現,賈敏專程問了英蓮和封氏的意思,英蓮是跟著北上還是回家母女兩個守在一處。封氏想著英蓮進了京,跟著一品大員千金外出漲見識,對她有益無害。如今英蓮一十一歲,再做兩年伴讀說親也是極好的。再說自己沒個住處,在父親莊上投靠。英蓮如今出落得越發好了,若是回到父親田莊上,以父親的品性,為了錢財強為英蓮配個不好人家也未可知。因而母女兩個商議,英蓮仍隨林家北上。

林如海又問了李罕和李頭龍意思。李罕如今一十四歲,正是漲功夫的時候,因而留在江南。於是林如海在書院為李罕打點一番,又留了一筆錢才,李罕再三拜謝了林如海。啟程那日,李罕在碼頭直站到林家幾艘大船行遠,已經看不見人了,方起身回去。

卻說賈母早就有心撮合兩個玉兒,隻王夫人和賈敏都不應承,賈母心中便有些不喜。這日又接了甄家來的信,賈母、王夫人、王熙鳳幾個一處看了,賈母好生生氣道:“我原說敏兒嫁到書香仕宦人家,處世必是越發妥當的,不想卻行事這樣沒有道理。這甄家和咱們家是老親,上百年的交情,姑老爺怎麼就這樣逼迫甄家捐那樣大一筆財物?便是受了災,不過少幾兩收成,姑老爺二品大員,總少不了他的供奉。那些個刁民遭災與他什麼相幹?為幾個受災的刁民這樣逼迫起自家老親來。得罪了人,將來要人幫襯扶持時才有他後悔的時候。”

王夫人聽了,在一旁不冷不熱的道:“老太太素日是個明白的,怎麼這件事上卻不明白了?姑老爺如今可是一品大員了,怎麼老太太還說二品大員呢?”

王熙鳳聽了,亦在一旁笑道:“是呢,小的這就給老太太賀喜。姑太太請了一品的誥命,老太太也麵上有光,怎麼還生起氣來?”說完,一雙丹鳳眼一轉,又恍然大悟道:“說起來,林大人就是賑災之後就高升了呢?”

其他家私倒罷了,不過是書籍字畫古董為重,多雇幾條船,路上小心便是。家具京中宅子是全的,因而鹽政官邸這套送回蘇州老宅便是。真真讓人可惜的是兩個孩子的先生。黛玉的先生自不用說,當代大儒,等閑讀書人拜不到他門下,便是礞哥兒的啟蒙先生,亦是曾中過進士的大儒。這兩位先生在都有家小在江南,隻怕不會北上。

黛玉心中自然可惜,心中卻留一絲希翼:心道,前世劉先生再過兩年便會北上,且收了十皇孫做關門弟子,此生劉先生未必不願北上。

這日林如海帶了黛玉,備了重禮到劉先生府上答謝師恩時,劉先生笑眯眯的收了,還笑言有緣自會再聚。

一切收拾停當,擇了吉日,林家雇了三條大船浩浩蕩蕩的出發。一條客船是林家人乘坐的,不過另運些細軟家私。一條船是跟著北上的下人乘坐的,亦放了些衣料箱籠。一條專運屏風擺件等大件家私,一些願意北上的家丁護著。

出發現,賈敏專程問了英蓮和封氏的意思,英蓮是跟著北上還是回家母女兩個守在一處。封氏想著英蓮進了京,跟著一品大員千金外出漲見識,對她有益無害。如今英蓮一十一歲,再做兩年伴讀說親也是極好的。再說自己沒個住處,在父親莊上投靠。英蓮如今出落得越發好了,若是回到父親田莊上,以父親的品性,為了錢財強為英蓮配個不好人家也未可知。因而母女兩個商議,英蓮仍隨林家北上。

林如海又問了李罕和李頭龍意思。李罕如今一十四歲,正是漲功夫的時候,因而留在江南。於是林如海在書院為李罕打點一番,又留了一筆錢才,李罕再三拜謝了林如海。啟程那日,李罕在碼頭直站到林家幾艘大船行遠,已經看不見人了,方起身回去。

卻說賈母早就有心撮合兩個玉兒,隻王夫人和賈敏都不應承,賈母心中便有些不喜。這日又接了甄家來的信,賈母、王夫人、王熙鳳幾個一處看了,賈母好生生氣道:“我原說敏兒嫁到書香仕宦人家,處世必是越發妥當的,不想卻行事這樣沒有道理。這甄家和咱們家是老親,上百年的交情,姑老爺怎麼就這樣逼迫甄家捐那樣大一筆財物?便是受了災,不過少幾兩收成,姑老爺二品大員,總少不了他的供奉。那些個刁民遭災與他什麼相幹?為幾個受災的刁民這樣逼迫起自家老親來。得罪了人,將來要人幫襯扶持時才有他後悔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