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嬤嬤是賈母的陪房,亦是賈母最得力的心腹,如今賴嬤嬤兩個兒子分別做著榮國府和寧國府的總管,孫子賴尚榮又生下來就得賈母照拂放了出去,如今捐了官兒。因而賴嬤嬤的話,賈母自是信的。林家受留言所擾的事,賈家眾人原是瞞著賈母的,如今賈母聽了,沉吟會子,方說:“前兒敏兒給我下了帖子,說因為進京太急,竟是屋子並沒有收拾十分妥貼。隻收拾停當就過來給我請安,日子已經定下了,就在三日之後。但帖中卻半分也沒說這些事,別是有人嫉妒姑老爺,故意編派他家吧。”
賴嬤嬤道:“老奴活了一把年紀,想著姑老爺府上四代列侯,人口又不多,家資應該很是豐厚才對,也覺這話不真。隻外頭風聲又傳得太過厲害,倒叫老奴疑惑了。依老奴的愚見,左右太太和璉兒媳婦已經理家多年了,老太太索性撂開手,送什麼不送什麼,老太太也別過問,也別操心。隻等過幾日姑太太回來,老太太細問便是。若是此話有假,老太太再點多少梯己送去,誰還說得著什麼?”賈母聽了有理,便點頭應了。
王夫人本就和賈敏不睦,能送什麼好東西?不過敷衍得很的撿了幾樣,猶自嫌多。漫不經心的撿了禮物包好了,又耽誤了兩日才命周瑞家的送到林家。隻賈赦是個渾人,其他一概不管,隻覺妹夫做了尚書令,自己臉上與有榮焉,倒挑了一幅字、一幅畫送來,皆是名家真跡。
這頭賈府的禮將將送到,那頭林如海下班,竟是和掌宮太監戴權一道回來的。身後一輛大車,拉了老大一架大理石底座紫檀雕花屏風,說是皇上賞給林大人的。又命小太監捧上錦盒,說是自己的一點子心意。
這裏賈府來送禮的周瑞家的見了這陣仗,嚇得大氣也不敢出了。待得林如海親自送了戴權出府,這裏周瑞家的才敢向賈敏告辭。周瑞家的回到賈府,王夫人正在賈母房裏昏定,因而賈母問周瑞家的道:“怎麼這樣遲才回來?”
周瑞家的神色古怪,看了王夫人一眼,才低頭說:“回老太太的話,姑太太氣色好得很,竟是和當年離京模樣沒甚變化,年輕得很。姑太太家的姑娘和哥兒奴才也見著了,生得極好,有姑太太和姑老爺當年的品格。姑太太說:明日姑老爺休沐,就到咱們府上給老太太請安。姑太太還說,家中人手少,忙了這幾日才將將收拾停當了,還望老太太不要嫌棄她請安來遲了。”
王夫人聽了周瑞家的這滿口的奉承,心中疑惑得很。今日出門前,周瑞家的還看不起林家得很,怎麼送一趟禮回來,口風竟然變了?隻怕其中必有緣由。
賈母聽了倒有幾分高興,賞了周瑞家的,才命她下去。王夫人也從賈母處告辭出來,周瑞家的果然侯在門外,並未走遠。王夫人向周瑞家的使個眼色,周瑞家的看了心中明白,跟在王夫人身後,到得王夫人房中,屏退其他下人,周瑞家的才將今日所見一一道來。
王夫人聽了林如海竟然得了宮中掌宮太監戴權親自送來禦賜屏風一架,又得了戴權自己送上的賀禮,神色一呆。她原以為林家受了流言之擾,自是毀了名聲。多少王公貴族並沒有到林家道賀,可見其被孤立,便是高升也不長久。誰知林家將將回京就得了這樣大的體麵,這豈不是告訴冷落林家的眾人,林家背後有聖人撐腰?
至於泰和帝為何要送林家屏風,原是甄貴妃借題發揮:說林如這樣的官聲,必是事出有因,還望陛下慎用此人。隻甄貴妃是在京中熬到老的人,並沒有直言林如海定如何,否則隻怕要得一頓訓斥。
但泰和帝何嚐不知甄貴妃話裏有話,於是賞賜了林如海一架屏風,乃是“屏其風聲”之意。林如海見了,也自知其意。至於泰和帝專程讓掌宮太監親自送往林府,自是向傳謠之人表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