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看了一眼堂上眾人,低下頭不再說話,心中卻盤算著今日赴宴眾人錯綜複雜的關係:賈家那樣的人家送元春進宮,絕不可能當真是衝著一個宮女的位置來的,但單看元春年紀,又和當今差著輩分,乍一看下,元春並無入宮的理由。
如今泰和帝年紀已近六旬,眼看春秋不長的了,賈家當初送元春進宮自然沒想著讓元春做當今身邊的妃子。再看太子亦是三十開外,元春進宮時,太子嫡長子三皇孫已足十歲,若是將元春放太子宮中,也是委屈得很的,事實上元春也未進太子宮。那麼,賈家為什麼要送元春進宮呢?
猛然間,黛玉隻覺靈光乍現,前世今生許多事情串聯起來:女史雖然是一種女官,不過說到底還是有品級的宮女罷了。賈元春是賈母最疼愛的嫡親孫女,賈家舍得送她入宮,起碼心中就七八分的把握元春能得大富貴。而經過前麵分析過,元春要搏的富貴,不會係於當今和太子身上,那麼元春當年進宮的唯一解釋是——賈家已經得知太子多半要壞事!
分析出這樣的結論,黛玉也是一驚,不過她雖然身量七歲,卻是曆經二世的人,因而才控製住沒有失態。黛玉又抬頭看了一眼站在甄貴妃身後的元春,似乎又抓住些什麼:兩年前礞哥兒中毒,賈元春當選,這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偏偏都和甄家有關。黛玉今世和前世不同,她不但得名師教導,還因父母雙全,朝堂後宮的消息也比前世靈通不少。因而除了前世礞哥兒去世和元春當選是同一年外,今世黛玉還知道另外一件事,甄貴妃的親生皇子是如今的五皇子。
五皇子今年二十六歲,隻比元春大得八歲,加之甄家和賈家的關係,元春當選後到封妃前又一直在甄貴妃宮中做女史,封妃封得奇怪得很。種種跡象算來,黛玉總算串聯出一條線來:
自外祖父賈代善去世之後,賈家再無可撐門楣的男兒,隻怕外祖母和舅舅都是著急的。因此舅舅還逼死了表哥賈珠,賈珠一死,賈家越發沒有立得起來的男兒了。大舅舅襲的是一等將軍,從國公降到一等將軍,降得極狠。
若是好,賈璉能再襲一個三等將軍。若是不好,隻怕賈赦一死,賈家就要變為平民。不獨如此,當年的四王八公盡皆在降爵,如此看來,今上和太子一係原是想著漸漸將四王八公等於國無功的爵位盡皆削了。而賈家無人可從科第出身,為了保住錦衣玉食的生活,不得不鋌而走險,搏一個從龍之功,從而走上邪路。
甄貴妃欲扶持自己親生的五皇子爭那大位,自然會拉攏老親賈家支持。甄家兩家一拍即合,做起膽大包天的勾當來。如此看來,而元春進宮一搏,搏的便是五皇子登得大寶,到時候元春封妃封後倒是其次,賈家真正在意的,隻怕是賈政封功封侯吧。因而元春才被選在甄貴妃身側,若是甄家所謀成了,甄貴妃必封太後,元春便是太後名正言順給皇上的,位份自然不低。若是太子順利登基,元春從女史位放出來,除了蹉跎歲月,亦不用像其他當差的宮女一般,一個不留心便丟了性命。這也解釋了,為何元春明明有甄貴妃這樣的依靠,卻多年來依舊隻是女史,亦能說得通賈家為何舍得送元春入宮。
黛玉看了一眼堂上眾人,低下頭不再說話,心中卻盤算著今日赴宴眾人錯綜複雜的關係:賈家那樣的人家送元春進宮,絕不可能當真是衝著一個宮女的位置來的,但單看元春年紀,又和當今差著輩分,乍一看下,元春並無入宮的理由。
如今泰和帝年紀已近六旬,眼看春秋不長的了,賈家當初送元春進宮自然沒想著讓元春做當今身邊的妃子。再看太子亦是三十開外,元春進宮時,太子嫡長子三皇孫已足十歲,若是將元春放太子宮中,也是委屈得很的,事實上元春也未進太子宮。那麼,賈家為什麼要送元春進宮呢?
猛然間,黛玉隻覺靈光乍現,前世今生許多事情串聯起來:女史雖然是一種女官,不過說到底還是有品級的宮女罷了。賈元春是賈母最疼愛的嫡親孫女,賈家舍得送她入宮,起碼心中就七八分的把握元春能得大富貴。而經過前麵分析過,元春要搏的富貴,不會係於當今和太子身上,那麼元春當年進宮的唯一解釋是——賈家已經得知太子多半要壞事!
分析出這樣的結論,黛玉也是一驚,不過她雖然身量七歲,卻是曆經二世的人,因而才控製住沒有失態。黛玉又抬頭看了一眼站在甄貴妃身後的元春,似乎又抓住些什麼:兩年前礞哥兒中毒,賈元春當選,這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偏偏都和甄家有關。黛玉今世和前世不同,她不但得名師教導,還因父母雙全,朝堂後宮的消息也比前世靈通不少。因而除了前世礞哥兒去世和元春當選是同一年外,今世黛玉還知道另外一件事,甄貴妃的親生皇子是如今的五皇子。
五皇子今年二十六歲,隻比元春大得八歲,加之甄家和賈家的關係,元春當選後到封妃前又一直在甄貴妃宮中做女史,封妃封得奇怪得很。種種跡象算來,黛玉總算串聯出一條線來:
自外祖父賈代善去世之後,賈家再無可撐門楣的男兒,隻怕外祖母和舅舅都是著急的。因此舅舅還逼死了表哥賈珠,賈珠一死,賈家越發沒有立得起來的男兒了。大舅舅襲的是一等將軍,從國公降到一等將軍,降得極狠。
若是好,賈璉能再襲一個三等將軍。若是不好,隻怕賈赦一死,賈家就要變為平民。不獨如此,當年的四王八公盡皆在降爵,如此看來,今上和太子一係原是想著漸漸將四王八公等於國無功的爵位盡皆削了。而賈家無人可從科第出身,為了保住錦衣玉食的生活,不得不鋌而走險,搏一個從龍之功,從而走上邪路。
甄貴妃欲扶持自己親生的五皇子爭那大位,自然會拉攏老親賈家支持。甄家兩家一拍即合,做起膽大包天的勾當來。如此看來,而元春進宮一搏,搏的便是五皇子登得大寶,到時候元春封妃封後倒是其次,賈家真正在意的,隻怕是賈政封功封侯吧。因而元春才被選在甄貴妃身側,若是甄家所謀成了,甄貴妃必封太後,元春便是太後名正言順給皇上的,位份自然不低。若是太子順利登基,元春從女史位放出來,除了蹉跎歲月,亦不用像其他當差的宮女一般,一個不留心便丟了性命。這也解釋了,為何元春明明有甄貴妃這樣的依靠,卻多年來依舊隻是女史,亦能說得通賈家為何舍得送元春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