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3)

去歲甄應嘉因蠶繭一事被林如海坑了十幾萬兩,供應甄貴妃索取越發難以為繼,因而甄應嘉起了販賣私鹽的心思。若要私鹽出省,少不得要守城官兵配合,因而甄應嘉試圖拉攏柳芾。誰知柳芾倒是個正直的,不但不為錢帛所動,反而一狀告到了江南巡撫孫瑜處。

柳芾原想著江南一地,巡撫不但官職最高,還有參奏之責,可直達聖聽,因而帶著甄應嘉的密信前去求見孫瑜。柳芾哪裏知道孫瑜的以前夫人曾是甄貴妃身邊的宮女,這一狀沒有告倒甄應嘉,反而羊入虎口。

那孫瑜靜靜聽了柳芾說完,收了柳芾帶來的的甄應嘉寫給他的密信,麵露氣憤之色,憤然說定然參甄應嘉一本。又讓柳芾稍作片刻,自己卻出傳人端茶來。幸得柳芾武功高強,耳聰目辨,隱隱聽得孫瑜回書房時,外頭尚有許多故意放輕了的腳步聲。

柳芾情知不好,接過孫瑜端來的茶,劈頭蓋臉潑在孫瑜臉上,又去搶那封甄應嘉寫給自己的密信。誰知孫瑜出去一趟,竟是先將密信藏妥了。卻因著片刻的耽擱,柳芾沒有第一時間奪門而逃,又兼孫瑜府上竟然請了幾個武藝不弱的江湖人,柳芾院落道路又不熟,竟是吃了大虧。逃出巡撫官邸時,已是受了傷,後被李罕所救。

李罕前世本就是一個有正義感的少年,自被林如海所救之後,越發教導得好了。見了柳芾身受重傷,想起當年自己受傷躺在路邊時,老爺出手相助的情景,便覺無論好壞,先行救人再說。因而救了柳芾,又一路送他進京。

李罕倒是個機靈的,一路上時而走水道,時而又走旱道,倒是躲過了孫瑜同黨的追殺。然而到了京城門外,卻見成門衛搜查極嚴,柳芾疑心乃是搜查自己,因而徘徊城門外不敢進城。柳芾原想著在城門外先過一夜,明日一早待大批商販行人入城時,隻怕成門衛搜查不過來,自己再想辦法混進來。誰知今日成門衛換防,負責搜查的成門衛便是以前和柳芾同在軍中軍的袍澤,因而柳芾便在城門外將將換防後就進了城。

也虧得黛玉心細,發現柳芾車子奇異之處,因而才有林如海命林大讓柳芾先過,自己好好生觀察此車。卻不想因這這一停車相讓,竟讓機警的李罕認出了駕車的林大。

林如海再問李罕原本意欲往何處去時,李罕說,柳將軍的意思,他祖上和忠順王府有些交情,隻好暫去忠順王府投靠。林如海沉吟會子,說王府裏頭人多口雜,說不得惹出事端來,不若便說是林大家鄉來了親戚,先在林大屋子裏頭住著,自己想辦法請了可靠的大夫先替柳芾治傷,倒極便宜。林大是林如海極信任的大管家,有單獨的房舍住著,倒清靜安全得很,柳芾少不得萬分感謝的應了。

原是黛玉發現的柳芾車子有異,不想那烏篷車的車夫竟然是留在南邊兒上學的李家哥哥。黛玉恨不能也在書房好生聽發生了什麼,卻到底男女有別,黛玉隻得忍住好奇回了自己屋子。黛玉心想:也不知父親和李家哥哥在書房裏說些什麼,李家哥哥的車子怎麼又古古怪怪的,白日裏頭不敢進城?

去歲甄應嘉因蠶繭一事被林如海坑了十幾萬兩,供應甄貴妃索取越發難以為繼,因而甄應嘉起了販賣私鹽的心思。若要私鹽出省,少不得要守城官兵配合,因而甄應嘉試圖拉攏柳芾。誰知柳芾倒是個正直的,不但不為錢帛所動,反而一狀告到了江南巡撫孫瑜處。

柳芾原想著江南一地,巡撫不但官職最高,還有參奏之責,可直達聖聽,因而帶著甄應嘉的密信前去求見孫瑜。柳芾哪裏知道孫瑜的以前夫人曾是甄貴妃身邊的宮女,這一狀沒有告倒甄應嘉,反而羊入虎口。

那孫瑜靜靜聽了柳芾說完,收了柳芾帶來的的甄應嘉寫給他的密信,麵露氣憤之色,憤然說定然參甄應嘉一本。又讓柳芾稍作片刻,自己卻出傳人端茶來。幸得柳芾武功高強,耳聰目辨,隱隱聽得孫瑜回書房時,外頭尚有許多故意放輕了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