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2 / 3)

黛玉看不見三皇孫神色,但亦知曉先生新收了三皇孫做弟子。這三皇孫今年一十六歲,原比自己年長五歲,沒想到他這聲師姐倒稱得順口得很。黛玉雖惱三皇孫橫衝直撞,但到底他也不曾衝到屏風後頭,兼之他聲音幹淨悅耳,不像無禮之人,因而黛玉在屏風後頭道:“三皇孫有禮,我雖得先生抬愛收入門中,這聲師姐卻愧不敢當。隻到底男女有別,還請三皇孫暫避,好讓我離去。”

三皇孫聽了道:“既如此,師姐請。”三皇孫說著倒退半步,卻並未出去,又接著道:“方才先生說敘同門禮,既是敘同門,師姐原該給師弟一份表禮才是。”

黛玉聽了這話一皺眉,心道:方才對這皇孫有了二分好感,轉眼他又這樣無禮起來。雖然同門見禮原該年長的給表禮,但論年歲是我小,且如今我也大了,男女有別,哪有隨便給外男東西的?沒得叫人說嘴說我私相授受。因而黛玉肅然說:“我雖然入門比三皇孫早幾年,師姐二字卻是不敢當的。禮物我自沒帶,不過今日巧遇,我便送三皇孫一句話吧:學無止境,珍惜光陰,少去較場。”

黛玉雖然覺得這三皇孫要表禮一事有些唐突,但到底三皇孫是太子嫡子。自己父親既然和太子已經同上一條船,她自然也希望三皇孫安好。且看在同門之誼的份上,自己不妨提點他一句。因而黛玉便說了那句“少去較場”,因又怕說得太明白,激起少年人好奇心,黛玉又隱去京郊二字。若是三皇子勤學上進,少去騎射,京郊較場的事自然礙不著他。

三皇孫站在屏風外頭,又是恭敬一揖道:“謝過師姐良言相勸。”

黛玉來時,已經將來意告知劉先生。隻師徒兩個來不及商量解決之道,三皇孫便先到了。劉先生此刻聽了黛玉和永珺對話,心中一喜道:玉兒擔憂之事,此刻不是好解決得很麼?且昨日永珺也對自己說了此事,這兩個徒兒倒想到一處。因而劉先生對黛玉道:“玉兒,我見令弟倒是個機靈的,不如留下聽幾日的課,也好與我作伴。”

黛玉自是聰慧的,礞哥兒留下旁聽幾日,到時候若是七皇子要礞哥兒給十皇孫做伴讀,父親自然好拿礞哥兒已經給三皇孫做了伴讀推脫。因而黛玉在屏風後頭點頭說:“如此,自是礞哥兒的造化,我替礞哥兒先行謝過先生。”轉身又對身旁林礞說:“礞哥兒還不謝過先生?”

林礞一直在屏風後頭黛玉身側未說話,聽得黛玉之言也忙從屏風後頭出來,向劉先生行禮道謝。劉先生自然說免禮。

諸事畢,劉先生、三皇孫回避到耳房,林礞親送黛玉上了車,王嬤嬤、雪雁等人跟隨伏侍。路上又有李罕騎馬跟在車後,自不會出事,林礞才放心回劉先生住的別院書房,果然和三皇孫一起聽了一日的課。劉先生大才,雖隻聽一日,林礞亦覺受益。

待得下學,林家已經打發了管事來接,林礞出了別院之後,三皇子向劉先生深深一揖道:“謝過先生成全。”

劉先生看著林家馬車駛上街道,淹沒在車水馬龍中,方回身歎道:“也不用謝我,原是玉兒自己也想到了。隻你對他們家人倒上心。”

三皇子心道:那是自然,絳珠妹子的親人才是我真正的親人呢。麵上卻微微一笑說:“單看林尚書在鐵網山上相助之德,學生便該當對林家感激涕零。再說了,便是忠順王使人去林家求礞哥兒做伴讀,林家直接拒了,忠順王府也不能將他們家怎麼著。便是皇家之人,也沒強人所難的。隻閻王易躲,小鬼難纏,推說林公子已與我做了伴讀大家便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罷了。”

劉先生微笑點頭道:“你倒也未卜先知,隻玉兒也想到此處了。你和玉兒到底誰更聰慧,我倒是分不出了。”

三皇子心道:自然是心比比幹多一竅的絳珠妹子更加聰慧,隻她太過單純了些,容易被人騙,令人不放心。口中卻說:“師姐必我年少五歲,卻萬事比我先料到一步,我自然不能跟師姐比肩。”原來,三皇子除跟劉先生讀書而外,師徒兩個亦討論朝堂之事,昨日三皇子便提過將林礞放在自己身邊做伴讀,好過別人覬覦。今日黛玉姐弟便來求教劉先生守拙之道,因而劉先生順水推船,留下礞哥兒在一道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