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賈政是個沒用的,每每應試,每每落榜,連個秀才都沒中。賈政又一天天大了,這樣的人哪能當真得書香門第的垂青?於是才說了王家的小姐,如今的賈王氏。
賈代善幾個嫡出子女,隻賈敏年幼,賈代善邊疆回來之後親自教養,因而賈敏才學品貌比兩個兄長強了不知多少,原是父親的功勞。因有賈敏才學、模樣沒得挑,賈家才終於結了一門書香門第的親。婚乃兩姓好,賈代善想著賈家有了林家這一門親戚,將來孫子輩棄武從文,也有人幫襯了,心中滿意得很。也虧得賈敏自身教養好,文博侯夫人也看上了。賈敏和林如海結為夫妻,倒琴瑟和諧,夫妻恩愛。隻前世被人迫害,家破人亡,今世自是好得很。
又因賈代善是國公爺,賈敏自是要參加大選的,憑賈敏的出身品貌,倒有七八分把握選得上。當時賈王氏已經進門,恨不得賈敏當選了,好幫襯兄長。誰知賈敏自己不願進宮,賈代善也寵她,倒走了門路落選出來說定林家,當時賈王氏就記恨上了。才有後來賈敏出閣,賈王氏壞其名聲。前世更是賈敏過世多少年了,賈王氏依舊都耿耿於懷,蓋因賈王氏心中以為,若非林家,賈政便是國舅爺。
後來賈代善過世,賈王氏和賈敏矛盾越深,至於後來賈王氏為了私利勾結甄家意欲害死林礞,奪取林家家財,直叫人觸目驚心。但是當年賈敏落選之後喜得良緣的事並未讓賈王氏清醒:她一味覺得有女眷進宮做娘娘才是天大的體麵,外頭的父母兄弟才能得到最好的幫襯。因而後來依舊執迷不悟,又求了賈母教養元春,又竊居正室,讓元春以國公府嫡孫女的身份進宮。
隻便是賈政夫妻住著榮禧堂,到底禮部不會因此壞了規矩,賈元春國公爺小姐的身份不過大家看在榮國府牌匾的麵上嘴上說說。賈元春在宮中登記的玉碟上,到底是五品員外郎之女,賈元春也隻能小選入宮。
賈王氏聽了賈母訓斥自己眼皮子淺的話,回憶了一陣前事,賈王氏隱隱也覺賈母的話有理,隻心中到底不服,想著:老太太原和我一樣心思眼界,因而她當年不但也讚成賈敏入宮,後來費心思打點元春進宮也可沒少出力。如今仗著是長輩,倒一心來怪我。
賈王氏雖然心中不服,口中卻訕訕道:“老太太教訓得是,原是老太太見多識廣,媳婦當年見識短,行事卻有不是。隻如今事已至此,還要老太太拿主意才好。既是其它家宮女有放出來的,還請老太太設法求了故交,將元春也放出來才好。”
婆媳兩個正說話,外頭來人通報說:“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了。”如今甄貴妃壞事數月過去,元春那頭死活沒有個說法,賈家人人風聲鶴唳,突地聽得宮中來了人,嚇得賈家眾人心中吃驚,忙命人請進來。
賈政親自迎了夏守忠進來,細問來意。那夏太監喝了賈家的好茶,環視了一眼眾人,賈母忙打發了不相幹的人,夏守忠才捏著嗓子說:“老封君請了,前兒聽說冷宮裏頭傳出有人得了時疫。好叫老封君知道,那樣的地方又得了這樣的病,原是封禁起來等死罷了。不過我想這老封君似乎有一位孫女還在裏頭,因而今日前來送個信兒,又怕小太監傳話誤事,因而我親自走一趟。那位賈女史若是再不出來,染上時疫可就不好了。”
賈母和王夫人聽了,險些嚇得六神無主。還好賈母上了年紀,有些見識,才勉力鎮定的說:“老身謝過夏老爺報信之德,老身確有個孫女在宮裏頭。隻老身那孫女打小的身子不弱,想來不會得什麼重病,不過是偶感風寒罷了。若是夏老爺能治好老身孫女的風寒,老身感激不盡。”
夏太監那番冷宮得了時疫的話,自然不會當真是得了時疫,而是告知賈府恐要處置甄氏和身邊宮人了。而賈母那番求治病的話,自然是向夏守忠求助指條道路,這樣的機鋒倒是淺顯得很。
夏守忠見了賈母倒識趣,嘴角一歪,冷笑著尖聲道:“我又不是什麼太醫,哪裏會治什麼病?不過我倒有個方劑素來靈驗,說不定老封君的孫女吃了就好了,也不知老封君是否願意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