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這條基本路線放在第一位,它決定了這條道路的路徑和方向。
一個總體布局,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總體布局的內涵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黨的十五大、十六大明確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全麵發展的目標和政策,深化了對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的認識。
十六大以後,黨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使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從“三位一體”發展為包括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
十八大增加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擴展為“五位一體”。
總體布局內涵的每一次擴展,都是黨對曆史任務、現實環境綜合判斷的結果,是黨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建設怎樣的社會主義認識的發展。
十八大增加的生態文明建設,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不但要GDP,經濟總量、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時,我們還要綠水青山,要多給子孫後代留一片藍天和綠水,給他們留下更多的資源,這樣才能有序發展。
一個發展目標,即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早在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誌就提出,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我國建設成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誌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設計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
江澤民同誌在黨的十五大上對第三步戰略目標提出了“新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即通過到2010年、建黨100年和新中國成立100年的三個發展階段,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同時把促進社會和諧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明確提出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胡錦濤同誌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進一步提出,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十八大的報告,將發展目標增加了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角度。這兩點,是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社會都不曾提出,也實現不了的目標,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優越性的最生動體現。
一條基本路線、一個總體布局、一個發展目標,這三個方麵相互聯係、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其中,基本路線是總綱,是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遵循;總體布局是基本內容,是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具體展開;發展目標是宏偉藍圖,是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努力方向。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這條基本路線放在第一位,它決定了這條道路的路徑和方向。
一個總體布局,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總體布局的內涵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黨的十五大、十六大明確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全麵發展的目標和政策,深化了對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的認識。
十六大以後,黨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使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從“三位一體”發展為包括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
十八大增加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擴展為“五位一體”。
總體布局內涵的每一次擴展,都是黨對曆史任務、現實環境綜合判斷的結果,是黨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建設怎樣的社會主義認識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