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灑維新(1 / 2)

1894年,康有為《大同書》(原名《人類公理》)發表。《大同書》描繪了人世間的種種苦難,提出大同社會將是無私產、無階級,人人相親、人人平等的人間樂園。

1895—1898年,康有為積極地進行了變法實踐。

1895年4月,在京參加會試的各省舉人,聽說清政府要與日本訂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極為憤慨。康有為連夜起草上皇帝書。各省舉人一千三百多人集會,通過了這份萬言書。

5月2日,萬言書送交都察院。這就是有名的“公車上書”。

在上書中,康有為從愛國的立場出發,強烈主張“拒和、遷都、變法”。

他建議光緒皇帝“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

此後,康有為又連續上書幾次,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幾個方麵係統地闡述了自己的變法思想。

政治方麵,他提出要變君主專製為君主立憲。指出:“東西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國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

經濟方麵,康有為提出要發展工業,振興商業,保護民族資產階級利益。

文化教育方麵,康有為提出要“開民智”、“興學校”、“廢八股”。

這幾個方麵構成了康有為變法維新的基本綱領。

1895年8月,康有為為組織和發展維新派力量,在北京組織了強學會。強學會每三天舉行一次例會,討論“中國自強之學”,批判頑固派的投降賣國。此舉惹怒了李鴻章等人,他們下令封閉強學會。

同年11月,康有為離京南下在上海組織了強學分會,不久也被封閉。

1897年11月,德國出兵占領膠州灣,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激烈反對。

1898年3月,康有為又在北京組織保國會。在成立大會上,康有為慷慨陳詞:“二月以來,失地失權之事已二十見,來日方長,何以卒歲?”

康有為的話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保國會員很快發展到數百人。這引起了頑固派的恐懼和誹謗。

有人大罵保國會“名為保國,勢必亂國”;有人上書彈劾,準備對康等進行查究,後因光緒皇帝說“會為保國,豈不甚善”才算作罷。康有為和他的同事們通過組織學會,宣傳了愛國主義思想,進一步動員了群眾,擴大了變法維新的影響。

一係列的政治實踐,令康有為在社會上名聲漸大。

光緒皇帝下令,康有為如有奏折,即日呈遞,不得阻攔。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宣布實行新政,“變法自強”。

五天以後,光緒皇帝正式接見康有為,賞六品銜,任其為“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同時給他專折奏事的權力。不久,梁啟超、譚嗣同都在政府中任了職,共同參與變法維新。

2.百日維新一場夢

1894年,康有為《大同書》(原名《人類公理》)發表。《大同書》描繪了人世間的種種苦難,提出大同社會將是無私產、無階級,人人相親、人人平等的人間樂園。

1895—1898年,康有為積極地進行了變法實踐。

1895年4月,在京參加會試的各省舉人,聽說清政府要與日本訂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極為憤慨。康有為連夜起草上皇帝書。各省舉人一千三百多人集會,通過了這份萬言書。

5月2日,萬言書送交都察院。這就是有名的“公車上書”。

在上書中,康有為從愛國的立場出發,強烈主張“拒和、遷都、變法”。

他建議光緒皇帝“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

此後,康有為又連續上書幾次,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幾個方麵係統地闡述了自己的變法思想。

政治方麵,他提出要變君主專製為君主立憲。指出:“東西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國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

經濟方麵,康有為提出要發展工業,振興商業,保護民族資產階級利益。

文化教育方麵,康有為提出要“開民智”、“興學校”、“廢八股”。

這幾個方麵構成了康有為變法維新的基本綱領。

1895年8月,康有為為組織和發展維新派力量,在北京組織了強學會。強學會每三天舉行一次例會,討論“中國自強之學”,批判頑固派的投降賣國。此舉惹怒了李鴻章等人,他們下令封閉強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