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逐夢之術(1 / 3)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未來經濟的走向特別引人關注,中國必須要轉變增長模式。

轉變的出路在哪裏?

就是要進行體製改革,否則貧富懸殊、分配不公、吏治腐敗、惡劣的土地環境、扭曲的工業化、畸形的城市化、社會的衝突都會愈演愈烈,甚至演變為社會危機。

所謂體製改革,一是改“體”,改的是組織結構;二是改“製”,改的是規章製度。

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個領域都要進行這樣的改革。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主軸——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仍然不會變,基本路線管100年。

2.政治體製改革走在前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正反兩方麵經驗,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不斷推進政治體製改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成功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

以往在談到政治體製改革的時候,人們總是有一個誤區,認為中國的經濟建設的確搞得很好,但是政治體製改革卻是拖後腿的。

十八大報告幫助大家走出了誤區。回過頭去看改革開放這30多年,取得了很大成就,而改革的步伐每邁出一步,實際上政治體製改革都是走在前麵的。

改革開放初期要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首先就要解決當時的人民公社體製,這就是政治體製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黨工作的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十二大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不要搞個人崇拜。彭真主持修訂了“八二憲法”,提出中共領導人民去製訂憲法和法律,中共領導人民遵守憲法和法律,中共自己也要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之內活動,這也是政治體製改革。

再譬如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概念,廣東省社科院早在1962年就提出來了。1984年的時候,廣東經濟學界已經在討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問題。

這些事例都說明,經濟體製改革的推進,必然是思想解放與政治體製改革走在前麵。

黨的十三大曾提出一個觀點,就是不進行政治體製改革,經濟體製改革不可能最終取得成功。

此後,我黨的曆次大會都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個框架裏,來談政治體製改革,提法也非常謹慎。

十四大的提法是“必須按照民主化和法製化緊密結合的要求,積極推進政治體製改革”;

十五大的提法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推進政治體製改革”;

十六大的提法是“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未來經濟的走向特別引人關注,中國必須要轉變增長模式。

轉變的出路在哪裏?

就是要進行體製改革,否則貧富懸殊、分配不公、吏治腐敗、惡劣的土地環境、扭曲的工業化、畸形的城市化、社會的衝突都會愈演愈烈,甚至演變為社會危機。

所謂體製改革,一是改“體”,改的是組織結構;二是改“製”,改的是規章製度。

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個領域都要進行這樣的改革。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主軸——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仍然不會變,基本路線管100年。

2.政治體製改革走在前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正反兩方麵經驗,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不斷推進政治體製改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成功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

以往在談到政治體製改革的時候,人們總是有一個誤區,認為中國的經濟建設的確搞得很好,但是政治體製改革卻是拖後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