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徐布仁獻寶(1 / 2)

趙元郎帶領一幹人等回到郡府,護衛隊軍士回營,主簿和兩位都頭一起覲見徐太守,向太守稟報了剿滅貞家的全過程,並將抄家來的金銀財寶一應上繳郡府。

徐布仁對這次剿匪行動甚是滿意,對趙元郎的足智多謀大加讚賞,心中竊喜,趙元郎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

徐布仁打發他們三人回去後,仔細觀察從貞家抄來的三件寶貝,“雙耳青銅尊”是商代的產物,“翡翠玉白菜”玉質純淨透明,雕刻技藝巧奪天工,也是一件價值不菲的寶物。還有一個石頭打磨成的盒子,沒有鎖,也沒開啟的地方。徐布仁左看右看,研究半晌也不知如何打開,他覺得盒子裏裝的一定是件奇珍異寶。貞氏兄弟常年在洛陽通往汴京的官道上打劫,家裏藏有異寶也不足為奇,這石盒裏說不定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

徐布仁開始苦思冥想,石盒裏到底是什麼?他想到洛陽,洛陽是十三朝的古都,有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城遺址,隋唐城遺址等。裏麵都藏有大量的寶物。

還有北邙山的陵墓群,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等幾朝幾十個帝王的陵墓及數以千計的皇族、大臣、將士的墓群。如今盜墓者猖獗,寶物流失於民間的居多,或許這個石盒裏裝的就是一件罕見寶物,徐布仁決定把它據為己有。

另外兩件寶物眾人皆知,自己雖說喜愛,但萬不可留在手中。他打算把從貞家抄來的銀子拿出來一部分犒勞參與剿匪行動的軍士,其餘的歸郡府所有。兩件寶物送給自己的恩師高俅太尉。

翌日,他召來左右少尹和主簿趙元郎,商量這次剿滅貞家的善後處理。兩位少尹建議,張貼安民告示,曉諭百姓,並闡明這次圍剿貞家乃為民除害,是郡府行為,希望山民不要猜疑,莫要驚慌。

趙元郎提到了五雲山有宮廷所需的大量石材,郡府可委派專人管理,凡從事開采和加工石料的從業者,一律向郡府繳納稅金。

徐布仁又說出自己的想法,此次剿滅貞家,殺了幾十人,必須向朝中樞密院高太尉通報,從貞家抄來的兩件寶物將獻給高太尉。說完徐布仁拿出兩件寶物讓兩位少尹觀賞。二人是嘖嘖稱讚,愛不釋手。

左少尹道:“此次剿匪行動參與者眾多,很快會傳到江湖上去,現如今江洋大盜遍布天下,難免會來郡府盜寶,此等價值連城的寶物不宜在郡府久留,應盡快送往東京汴梁。”

最後決定,由徐太守修書一封,派左少尹帶著書信和寶物進京獻寶。

徐太守起草給高太尉的書信,大意為:五雲山有父子三人,兩個兒子貞龍和貞虎常年在洛汴官道上攔路搶劫來往商客。其父貞彪霸占五雲山,糾集一群打手欺壓山民,一方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學生派護衛隊去捉拿其父子,怎奈貞龍、貞虎那兩廝常年習武,他們拚死反抗,護衛隊不得不在搏鬥中將他們擊殺,特稟告樞密院太尉。這次在貞家共抄得兩件寶物,“雙耳青銅尊”和“翡翠玉白菜”,奉獻恩師太尉大人。

徐布仁找來工匠打造兩隻精美的盒子,將兩件寶物裝進盒子裏,分別用綢布包起後交於左少尹。為確保寶物安全抵達東京,徐太守派張都頭和李都頭各選十名精兵強將押送。一眾人均騎快馬。張李二都頭全副武裝,二十名軍士各執兵器,左少尹也挎刀。

張都頭帶領十名軍士走在前,左少尹在中間,兩袋寶物搭在馬背上,李都頭帶領十名軍士斷後,獻寶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時值夏秋交季,官道的兩側種滿高粱,長勢正旺。雖然是官道,但都是土路,一幹人馬來到一片高粱深地,路上車轍印坑坑窪窪,很容易埋伏暗器和絆馬索。張都頭吩咐:“隊伍拉開距離,放緩馬速,以防有暗器傷及大片,還要防止絆馬索,如若一匹馬被絆,其餘人等定要勒馬不動,抽出武器砍斷絆馬索。放緩馬速是防止馬受驚狂奔,首尾不能相顧。”

隊伍聽從張都頭的指揮放緩行進,每人緊握兵器。

隻聽呼的一聲響,絆馬索彈跳出地麵,前麵張都頭的馬前蹄被絆,馬立即前膝跪下,身手敏捷的張都頭飛身下馬,手握丈八長矛準備交戰。他示意其他人勒緊韁繩,停止前進。隨著一聲口哨響,兩側高粱地裏竄出三十多個蒙麵大漢。領頭的兩個,一個使長槍,一個使戟,其餘嘍囉均使大刀。張李二都頭各戰一個頭領,護衛隊軍士二十人戰強盜三十多人。

兩隊人馬殺得塵土飛揚,天昏地暗,在這危急時刻,隻見遠處又飛來一對人馬將強盜團團圍住。兩個強盜頭領沒想到援兵來得如此之快,又是一聲口哨響,強盜們殺開一條血路,全都鑽進了高粱地。護衛隊並不追趕,他們的使命是進京獻寶。

原來第一支護衛隊出發後,徐太守心中惴惴不安,生怕寶物在途中被劫,緊跟著又派一支五十人的護衛隊快馬加鞭趕來,本打算護送第一支隊伍至安全地帶就折返,沒想到還真遇到了強盜。

大家重新集合,清點人數,察看傷者,此時才發現左少尹和他的坐騎都不見了。張李二都頭大驚失色,難道左少尹被強盜給劫走了?剛剛廝殺混亂,沒人注意少尹的行動。如果寶物被劫,少尹有個三長兩短,整個護衛隊罪責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