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息山打起西河義軍大旗,下山抗擊金軍。西河義軍以張坷垃為首領,呂大丞、弘勇為左、右大將,宮子興和蘇得勝押運糧草。李虎則帶著錢川繼續在汝州籌錢籌糧。
西河義軍下山前往汝州,一路受到百姓的夾道歡迎。途中不乏有人奮勇加入義軍。他們來到汝州後,暫駐紮在汝州城外,州府太守攜帶物資前往義軍駐地慰問。黃河以南多座城池已被金兵占領,汝州並無駐軍鎮守,太守希望西河義軍留下保護汝州。
建炎元年,宋高宗趙構重用奸佞之臣汪伯彥、黃潛善等人,放棄了中原,從南京應天府南渡至揚州。由宗澤鎮守開封府,成為抗金的中心人物,威望極高,忠義之士紛紛前來歸順,已收服百萬義軍,守住了汴京城。正所謂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宗澤多次上疏皇上盼望趙構返回京城,則眾人團結一心。
西河義軍已經發展到逾五千人,張坷垃以西河義軍首領之名,修書開封府宗澤,希望承認其編製,並隨時聽候調遣。宗澤對西河義軍大加讚賞,並分析汝州乃戰略要地,完顏宗翰占領洛陽後,下個目標就是隨時南下奪取襄陽。宗澤命西河義軍把守洛陽至襄陽的要道,設置防禦工事,阻止金軍大舉往南進發。
張坷垃帶著呂大丞及弘勇,查看了洛陽通往襄陽的道路,河西均為丘陵山地,洛陽到宛城,一路高山峻嶺,金兵若搶占襄陽,汝州乃必經之地。過了汝州,即為伏牛山脈。
張坷垃麵見汝州太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金兵進攻襄陽前,必先攻打汝州,汝州南依伏牛,北靠嵩嶽,為防止金兵燒殺搶掠,應疏散城內百姓,有親人在南方的,勸他們前去投奔。太守可將百姓安置到山裏或一些鄉鎮中,將物資、糧食藏於山洞內。汝州太守猶豫不決。
月餘,探子來報,宗澤欲收回洛陽,已派遣部將閻中立等領兵前往西輔,和金兵相遇,雙方大戰。完顏宗翰的金國大軍占據洛陽城與宗澤對峙,派將領金骨鐸帶兵南下,直奔汝州,為南下進軍襄陽開通道路。
汝州太守聽從了張坷垃的建議,勸說部分百姓出城往南投親,組織眾人,攜家帶口,押送糧草和物資,轉移到山裏或附近鎮子中。
是年冬天,金軍將領金骨鐸帶領三萬大軍往汝州而來,汝州隻有張坷垃的五千西河義軍,正麵迎戰無異於以卵擊石。
張坷垃派人偵察到,金兵是鐵騎一萬在前,歩卒兩萬緊隨,糧草輜重及兩千護送軍士殿後。張坷垃帶領五千義軍,人手一個火把,埋伏在山坡的樹林中。
金軍浩浩蕩蕩地從洛陽出發,一路上勢不可擋。進入汝州地界,等歩卒過後。就聽鑼鼓震天,山坡上埋伏的五千義軍齊聲呐喊著衝向了運糧車。一下子冒出了漫山遍野的義軍,護糧的兩千軍士丟下糧草上前迎擊,前麵的歩卒見後方混亂,也調轉方向圍了過來。
張坷垃率領的義軍並不戀戰,五千人點上火把,向糧草車扔去,金兵上前阻擋,拋向空中的火把似千萬條火舌,朝著糧草車遊動而來,糧草車終於被點著了。張坷垃號令眾人四散而跑。金兵欲追,此時糧草車火光衝天,金骨鐸大喊著先滅火,救糧草。金兵紛紛用衣物撲,用水澆,火勢被滅後,發現糧草損失過半,張坷垃率領的義軍已不見了蹤影。
金骨鐸下令,進攻汝州城,搶糧、搶錢、搶物資、殺人……大軍進城後才發現,汝州已成了一座空城。百姓不知去向,城裏沒有他們要的金銀財寶和糧草,連牲畜都不見了。
金骨鐸派人送信給完顏宗翰,認領失職之罪,出兵前未查明軍情,不知汝州竟有一支數千人的義軍。大軍還未開進汝州,輜重就被偷襲,致使糧草損失過半,請求完顏宗翰處置。
完顏宗翰回書:大軍暫住汝州,須盡快殲滅小股義軍,糧草在汝州地界自行籌集。
金骨鐸一麵下令大軍駐紮汝州,一麵讓人打探城中情況。城內還有些不願離去的百姓,探子將他們全部抓來,逐個拷問,了解到襲擊他們的是一支五千人的義軍,遊蕩在山裏,城內的百姓都已疏散,大多數躲在山洞裏,或南邊的鄉鎮中,太守等人帶老弱婦孺前往三十裏外的伏牛鎮。
金骨鐸命五千鐵騎圍剿伏牛鎮,派一萬歩卒搜山,抓捕百姓,引誘義軍下山,予以消滅。
張坷垃完成偷襲糧草後,領五千義軍打算向南撤離,安營紮寨,修築工事,伏擊金軍。忽聽探子來報,金軍兵分兩路,一路鐵騎圍剿伏牛鎮,一路歩卒押著幾個城裏留守的百姓,前往搜山。
張坷垃召集幾個頭領,在此生死關頭,我們義軍應挺身而出,保護伏牛鎮和隱藏於山裏的百姓。義軍也兵分兩路,由弘勇帶領宮子興、蘇得勝和三千人去伏牛鎮,張坷垃和呂大丞帶領二千人在山裏與金兵周旋,保護山洞裏的百姓和糧食。
弘勇派宮子興騎快馬先往伏牛鎮,力求在金兵趕到前,轉移出更多的百姓。沒等弘勇和三千義軍跑到伏牛鎮,金兵的鐵騎,早已進了鎮子。
騎兵隊伍橫衝直撞,見男人就殺,見女人就抓,見物資就搶。伏牛鎮血流成河,橫屍遍野,太守被梟首。弘勇箭法嫻熟,在天息山時曾訓練出百名弓弩手,此時金兵鐵騎正在鎮子裏肆虐,弘勇言簡意賅地布置作戰方案。由他帶百名弓弩手,借助圍牆和房屋的掩護,先射傷金人的坐騎,然後宮子興和蘇得勝帶領眾人衝上去收拾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