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元宵賞燈(1 / 2)

第六十七章

作為兒子的賈璉隻能接受母親的打趣,可惜張氏沒能真正發現他真正的想法。www*xshuotxt/com也是,除了與他同樣重生的賈赦,大概沒人能明白他現在複雜的心緒。參加完婚禮,賈赦難得的抓著賈璉一同去大醉了一場,弄得第二日賈璉不得不用內功將體內的酒氣徹底驅除,才坐上前往午門的馬車。

他這個父親雖然有些不靠譜,但在關鍵時刻還算靠得住。可惜,就是太懶了。要是賈赦能夠稍微有點上進心,榮府這麼重的擔子也就不用他一人背負。

翰林院的日子比起朝堂要平靜得多。修書這種最為清貴的工作輪不到賈璉,整理完資料,每日就是草擬一些文書的賈璉無聊得將太醫院存放在此的脈案也拿出來看。直到有一日收到林煦的信,他才又找到了新的目標。

林煦來信是為了請賈璉幫忙找一本書。這書外麵都沒有流通,還是林如海對兒子說他當年好像在翰林院看到過,林煦才想起了他那個剛剛到翰林院任職沒多久的表兄。

正是林煦的信提醒了賈璉,榮府武將出身錢財這方麵不怎麼缺,但在文化底蘊方麵卻差得很多。孤本古畫庫房裏不是沒有,但實在不算多。古畫這種東西得講機緣,孤本則不一樣。

賈璉有係統,係統那各類書籍可說是應有盡有。他倒是可以隨時查閱,但榮府其他男丁就沒這個機會了。雖說榮府現在就他一個讀書人,但等梅溪若進門後就會添丁,到時候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不好了。

為了後代的發展,賈璉終於開始了漫長的抄書。比起翰林院裏那滿滿幾個房間的書籍,係統那裏光是看名錄就已經讓他眼暈了。想到榮府的未來,他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當然,賈璉抄的第一本是林煦要的那一本,算是給他提醒的感謝。

一邊抄書的同時,賈璉一邊感歎難怪不少讀書人都不願意離開翰林院。翰林院的藏書不說是應有印有卻也極其豐富,能將這些書都抄回家收藏是很多讀書人的願望。是以,也不是沒有讀書人一直待在翰林院不願挪窩就是為了抄書。

在熟悉了翰林院,知道翰林院還有這麼一批人的存在時,賈璉不得不說是震撼的。讀書人在他心裏的地位再次改變……

人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真的如係統當初教導他一般,不管他的身份是什麼,但他的觀念和待人處事都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能夠像是這些讀書人一樣堅持本心的,實在是太少。

就在賈璉默默的增加著榮侯府的藏書量,為全府由武轉文添磚加瓦而努力時,他與梅溪若的婚事終於走完了全過程,定下了婚期。

賈璉身為侯爵,又是賈赦夫妻唯一的兒子,張氏打理的聘禮自是非常可觀。除了賈璉親手獵來的大雁顯得極其有誠心外,整個聘禮加上壓箱底的銀子差不多價值三萬兩銀子。

其實張氏是想再多出點聘禮的,正式分家以來,賈璉出了不少賺錢的點子。如今三年過去,榮侯府說不上富可敵國,但財力在京城也算得上數一數二。隻是承恩公府最早畢竟是從耕讀出身,家裏經過幾代的累積財物也是有限。

當初梅皇後嫁給隆旭帝為側妃,梅毅和梅老夫人狠狠心將家裏一小半財產都給她做嫁妝了。現在梅溪若出嫁,梅家也想多給她準備點嫁妝,但梅毅離開朝堂多年,每年就那麼點承恩公俸祿,家裏的莊子鋪麵曆年的產出也就那麼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想給梅溪若撐麵子也得考慮實際。

所以在榮府正式下聘前,梅夫人就找了個機會和張氏通氣,才正式定下了如今的聘禮。

雖說有些遺憾張氏也很理解,她同樣是書香家族出身,自然知道這樣的家族對黃白之物看得並不是那麼重。並不是說這樣的家族就窮,而是比起勳貴金銀玉器這類的,孤本字畫等才是這些家族的傳家寶心頭愛。

張氏記得很清楚,比起王夫人那暴發戶一樣的嫁妝,她的嫁妝可是讓賈史氏暗地嘲笑了很久的。要不是對金石還算了解的賈赦懂得這些東西的價值,說不得他們夫妻的相處還會更加惡劣。

不管怎麼說,賈璉與梅溪若的婚期定下讓兩家人都鬆了口氣。賈璉少年有為,後院又幹淨,算得上是京城閨秀擇夫的最佳人選;而梅溪若是司徒淵的表妹,司徒淵對這位表妹很好,再加上他身上那層隱形太子的光環,要不是幾年前就傳出了梅溪若與賈璉的婚約,大概上門求親的也要絡繹不絕。

又是一年過去,前幾年賈璉未曾在京城自然不可能參加宮裏舉辦的宴會,今年他就沒辦法再躲過去了。賈璉身上的官職隻有六品卻是超品的侯爵,自然是有資格坐在乾清宮裏的。比起那些隻能坐在乾清宮外三人一張桌子,他可以獨自享用一張桌子並且周圍還有碳盆,不得不讓人感歎地位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