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晉陽,夢開始的地方(1 / 3)

劉文靜沒有理睬裴寂的反應,在他心中已經斷定李世民是個非凡的人物,因此在屈指可數的幾次交流中,他爭取給李世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言語中流露出對時局的關心和對天下的關注,而這些正是吸引李世民的地方。

現在劉文靜已經身處牢獄,李世民還能不能想起那個隻有數麵之交的朋友呢?

劉文靜的判斷沒錯,李世民不僅想起來了,而且還親自來了,目的就是與劉文靜來一次“獄中對”。當年諸葛亮與劉備“隆中對”,定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調,現在劉文靜與李世民也在籌劃自己的天下大事。

兩人剛一開始還有點含蓄,劉文靜還有點遮掩。

李世民:時局這麼亂可怎麼辦呢?

劉文靜:天下大亂,除非有劉邦、劉秀的才能,除此之外,無法平定。

李世民:你怎麼就知道沒有這樣的人呢?別跟我繞彎子了,我這次來不是婆婆媽媽的來看你,而是來跟你商量大事的,你要信得過我就說,信不過,我轉身就走!

劉文靜一看,機會來了,趕緊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如今皇帝遠在江都,李密包圍洛陽,天下的亂民數以萬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個能拯救天下的人出現,揮動義旗,天下的亂民都會聽從他的命令,然後以這些人為基礎,妥善使用,奪取政權,易如反掌。我當晉陽令已有數年,而太原城內有很多百姓都是逃難而來,我知道他們中誰是豪傑,誰可以加以使用,隻要義旗一舉,十萬人馬瞬間可以召集。而你父親手下還有數萬軍隊,兩股力量合到一起,趁大興政府空虛,長驅入關,號令天下,頂多半年,大業可成!”

劉文靜剛說完,李世民激動的握住了劉文靜的手,“君言正合我意!”

劉文靜確實是一個軍事天才,在隨後起事中,一切都按照劉文靜預計的發展,從公元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淵逮捕副留守長官王威、高君雅開始,到這一年十一月九日攻破大興,整個起事過程,曆時不到半年。

走出監獄的李世民躊躇滿誌,他知道在未來的幾個月中一定會有大事發生,而他和他的父親將成為曆史的主角。

盡管李世民的活動都是在私下進行,可這一切都被李淵看在眼裏,他並不是不知道,而隻是裝作不知道。對於隋室,他有著複雜的感情,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孤獨姨媽給的,自己作為外甥去爭奪姨媽家的天下,感情上他有些接受不了。再者年輕氣盛的李世民可以不考慮家族的利益,頭腦一熱就舉旗造反,而自己呢,自己從7歲就襲了唐國公,自己的所作所為要對得起祖上的血汗,也要照顧到家族的利益,一百多口子的身家性命畢竟不是鬧著玩的。

造反看起來隻是一咬牙,一跺腳,事實上卻沒有那麼簡單,如果僥幸成功,榮華富貴不愁,如果不幸失敗,那麼整個家族連個立錐之地都沒有,而且還要背上千古罵名,不到萬不得已,走投無路,誰又願意造反呢?

劉文靜沒有理睬裴寂的反應,在他心中已經斷定李世民是個非凡的人物,因此在屈指可數的幾次交流中,他爭取給李世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言語中流露出對時局的關心和對天下的關注,而這些正是吸引李世民的地方。

現在劉文靜已經身處牢獄,李世民還能不能想起那個隻有數麵之交的朋友呢?

劉文靜的判斷沒錯,李世民不僅想起來了,而且還親自來了,目的就是與劉文靜來一次“獄中對”。當年諸葛亮與劉備“隆中對”,定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調,現在劉文靜與李世民也在籌劃自己的天下大事。

兩人剛一開始還有點含蓄,劉文靜還有點遮掩。

李世民:時局這麼亂可怎麼辦呢?

劉文靜:天下大亂,除非有劉邦、劉秀的才能,除此之外,無法平定。

李世民:你怎麼就知道沒有這樣的人呢?別跟我繞彎子了,我這次來不是婆婆媽媽的來看你,而是來跟你商量大事的,你要信得過我就說,信不過,我轉身就走!

劉文靜一看,機會來了,趕緊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如今皇帝遠在江都,李密包圍洛陽,天下的亂民數以萬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個能拯救天下的人出現,揮動義旗,天下的亂民都會聽從他的命令,然後以這些人為基礎,妥善使用,奪取政權,易如反掌。我當晉陽令已有數年,而太原城內有很多百姓都是逃難而來,我知道他們中誰是豪傑,誰可以加以使用,隻要義旗一舉,十萬人馬瞬間可以召集。而你父親手下還有數萬軍隊,兩股力量合到一起,趁大興政府空虛,長驅入關,號令天下,頂多半年,大業可成!”

劉文靜剛說完,李世民激動的握住了劉文靜的手,“君言正合我意!”

劉文靜確實是一個軍事天才,在隨後起事中,一切都按照劉文靜預計的發展,從公元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淵逮捕副留守長官王威、高君雅開始,到這一年十一月九日攻破大興,整個起事過程,曆時不到半年。

走出監獄的李世民躊躇滿誌,他知道在未來的幾個月中一定會有大事發生,而他和他的父親將成為曆史的主角。

盡管李世民的活動都是在私下進行,可這一切都被李淵看在眼裏,他並不是不知道,而隻是裝作不知道。對於隋室,他有著複雜的感情,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孤獨姨媽給的,自己作為外甥去爭奪姨媽家的天下,感情上他有些接受不了。再者年輕氣盛的李世民可以不考慮家族的利益,頭腦一熱就舉旗造反,而自己呢,自己從7歲就襲了唐國公,自己的所作所為要對得起祖上的血汗,也要照顧到家族的利益,一百多口子的身家性命畢竟不是鬧著玩的。

造反看起來隻是一咬牙,一跺腳,事實上卻沒有那麼簡單,如果僥幸成功,榮華富貴不愁,如果不幸失敗,那麼整個家族連個立錐之地都沒有,而且還要背上千古罵名,不到萬不得已,走投無路,誰又願意造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