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智退回紇(3 / 3)

郭子儀上前抓住藥葛羅的手,責怪道:“回紇對大唐有大功,大唐回報回紇也很豐厚,為何你們要背約,驅軍深入我國境內,侵犯京畿郊縣,棄前功,結新仇,背恩德,助叛臣,這麼做何其愚蠢!況且仆固懷恩叛君棄母,對你們國家又有什麼好處。我今天孤身前來,要殺要剮由你,不過在我死後,我的將士們一定會與你們血戰到底!”

聽郭子儀如此一說,藥葛羅明白了八九分,自己可能被仆固懷恩蒙蔽了。

藥葛羅解釋道:“仆固懷恩騙我,他說,天可汗(唐朝皇帝)駕崩了,郭令公也被誅殺了,中原無主,我這才跟他一起來。如今天可汗在長安,令公又在此統兵,仆固懷恩又遭天譴,我們怎麼可能還跟令公動兵!”

郭子儀一聽有門,心中狂喜,他不動聲色,走出了關鍵的一步棋。

郭子儀點撥道:“吐蕃無道,乘我國內亂,不顧甥舅之親,吞噬我國領土,侵犯郡縣,掠奪財富不可計數,牛馬雜畜,漫山遍野,這些不正是上天賜予你們的嗎?保全自身軍隊與大唐交好,擊破吐蕃以獲得財富,從你的角度而言,還有比這更好的結果嗎?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切莫錯過!”

一席話說完,郭子儀已經巧妙地拋出魚餌,靜等藥葛羅上鉤。

藥葛羅果然上鉤,對郭子儀說道:“我被仆固懷恩蒙蔽,辜負令公太多,今日請求繼續為令公效力,擊破吐蕃向令公謝罪!另外,我有一個不情之請,仆固懷恩的兒子,是我們可敦(皇後)的兄弟,願大唐網開一麵,不要誅殺!”

郭子儀痛快地點了點頭,好說,好說!

就在兩人相談甚歡之時,一直在圍觀的回紇人突然分為兩翼,向著郭子儀稍稍逼近,郭子儀隨行騎兵見狀,衝著對方迎了上去,現場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郭子儀從容地一揮手,退回去,不用緊張!

這時,藥葛羅命人把酒拿了過來,他要與郭子儀執酒盟誓。

郭子儀端起酒杯,把酒撒向大地,起誓道:“大唐天子萬歲!回紇可汗萬歲!兩國友誼萬歲!如有負約,殞命陣前,家族滅絕!”

郭子儀的盟誓把藥葛羅逼到了牆角,藥葛羅拿起酒杯,撒向大地,起誓道:“我的誓言與令公一樣!”

真會省事!

經此盟誓,郭子儀將回紇化敵為友,而帶給吐蕃的則是一場無法避免的危機。

吐蕃人很快得到了回紇與唐朝和解的消息,頓時大驚失色,連夜拔營退去,試圖躲過唐朝與回紇的聯合攻擊。

然而,已經來不及了。

幾天後,唐軍與回紇聯軍追上了吐蕃大軍,一番猛烈進攻後,吐蕃士兵陣亡以萬計,所劫掠的物資、人口全部落到了回紇士兵手中。

一場由仆固懷恩引發的戰爭危機就此結束,表麵看起來,唐朝波瀾不驚,不費周折,其實,在不費周折的背後是大費周章。

因為,回紇人胃口一向很大,和解的代價自然很高,大軍統帥藥葛羅雖然話說的大方得體、冠冕堂皇,但人家是有條件的。

沒有條件,誰和你和解!

唐朝為和解付出的代價是絲綢以及棉布十萬匹,名義是賞賜回紇入朝使節,實際就是“綢緞換和平”。

沒有朋友,隻有利益,此言不虛!

不過,退一萬步說,能用十萬綢緞化解一場危機,也算一筆劃算買賣,畢竟戰爭曠日持久、消耗良多,而“綢緞換和平”,短期付出,長期受益。

“綢緞換和平”看起來有些屈辱,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個內憂外患的王朝,自然與如日中天時相去甚遠,這是曆史使然,也是環境使然,這是王朝的悲哀,也是郭子儀本人的悲哀。

郭子儀不是不想把來犯之敵打的落花流水,可是他手中沒有足夠籌碼,於是隻能忍辱負重、放下身段,用一點計謀,化解王朝危局。

能進能退,是為高人;

能屈能伸,可稱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