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得意時刻(3 / 3)

元載給李豫上了一道奏疏:李泌經常與朋友在禁軍中舉辦宴席,而且與魚朝恩關係友善,陛下應該早點知道他的陰謀!

看完奏疏,厭惡不由得從李豫心底騰起,元載的所作所為他並非不知,他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沒看見。

如今,元載又猜忌到李泌頭上,李豫有些不爽。

李泌與皇室,已是三代交情,當年如果不是李泌力挺,李豫能不能當皇帝還猶未可知,就這麼一個有功於江山社稷的故人,居然遭到元載的猜忌。

按下心中的不滿,李豫回複元載:禁軍中都是李泌過去的手下,是朕準許他前去相見。誅殺魚朝恩,李泌也曾參與預謀,愛卿就不要懷疑了!

李豫以為就此擋住了元載射向李泌的箭,沒想到,居然不成!

元載與其手下的彈劾奏疏依然源源不斷,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

李豫權衡了一下,此時此刻,他還不能換掉元載,他還需要這個宰相為自己效力,硬生生與他撕破臉皮是不可能的,隻能找一個折中的辦法。

回頭再看李泌,還是於仕途無意,不如讓他走出長安,到地方任職吧。

正巧,江西道行政長官(觀察使)魏少遊上疏請求李豫給自己派一個副手,李豫順水推舟,決定讓李泌到江西就任判官。

李豫對李泌囑咐道:“元載容不下你,朕暫且把你寄放到魏少遊那裏。等朕決意鏟除元載,會有信使通知你,屆時不要耽誤,即刻進京!”

李泌領命而去,元載的眼中再次清淨了。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幾個月後,元載遭遇了一場危機。

這場危機由一個叫李少良的人而起。

李少良,早年給人當過幕僚,後來升遷為殿中侍禦史。在侍禦史任上沒幹多久,又被罷官,無所事事的他隻能在長安閑逛。

世上有兩種人最有告狀的衝動,一種是為人正直眼睛不揉沙子的人,一種是仕途失意鬱悶無處發泄的人,李少良屬於後者。

李少良在長安閑逛期間,從民間聽到了元載的種種不法行為,眼見元載如此不堪卻高居宰相,自己滿腹幹才卻無處施展,巨大的落差讓李少良產生了告狀的衝動,他一紙奏疏,將元載的諸多不法行為告到了李豫那裏。

這一告,很致命!

早已對元載產生厭惡的李豫想借機查一查元載,便把李少良安頓下來,準備擇日當麵核實。

如果一切順利,李少良有可能一戰功成,迎來仕途的峰回路轉。

偏偏李少良嘴不嚴!

李少良把此事告訴了好友韋頌,韋頌又把此事告訴了好友、殿中侍禦史陸珽,他們都以為對方能保守秘密,卻不知道,如此口耳相傳,秘密也就不是秘密了。

遠在唐朝的李少良、韋頌肯定不知道“六度空間理論”,如果知道,他們不會那麼大意。

按照“六度空間理論”,世上任何兩個人,最多不通過六個人就能建立聯係,從曲昌春到奧巴馬,中間的聯係人不會超過六個,這個理論經過多次驗證,屢試不爽。

現在“六度空間理論”在李少良、元載身上應驗。

李少良的好友是韋頌,韋頌的好友是陸珽,陸珽的“好友”是元載!

李少良——韋頌——陸珽——元載

經過一連串傳遞,李少良狀告元載的消息傳到了元載耳中,沒等李豫核實,元載奏疏到了。

奏疏中,元載為自己大聲喊冤。

李豫感覺自己被李少良賣了!

盛怒之下,李豫將李少良、韋頌、陸珽一勺燴了,統統羈押到禦史台的監獄之中。

禦史很快定案:李少良、韋頌、陸珽凶惡奸詐,狼狽為奸,離間君臣!

最終判決:亂棍打死!

亂棍下去,三人慘死,元載的世界又清淨了!

元載恢複了好心情,他趁熱打鐵,又給李豫上了一道奏疏:以後陛下下詔委任的文武六品以下官員,吏部、兵部不得再進行審核勘驗。

唐朝慣例,皇帝下詔委任官員,吏部、兵部需要進一步對官員資質進行審核勘驗,現在元載卻建議取消!

這一切都是出於元載的私心,因為他奏報給李豫的官員名單中,有很多人並不符合當官資格。

李豫居然又同意了!

元載的心情好到了極點,皇帝對我的信任真是沒話說!

一切都是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