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永安縣雖然還在建,但整個縣城部分的規劃已經完全明了。
住人的地方,商鋪的位置,街邊小景設置,包括縣主府的位置,全部都定了下來。
工部出了詳細的圖紙,工部尚書還親自見了莫蓉冰幾回,跟她討教了圖紙怎麼能畫得更好、更精準、更詳細。
莫蓉冰因此高興了好幾天,就連莫顧之都跟著驕傲又自豪,因為皇上也為此事誇讚他了。
說他教女有方,雖然本事不是他教的,但他的女兒能跟陸辭秋處到一塊兒去,還能虛心學習,這就是最值得誇讚的地方。
整個永安縣的工程從上麵數,其實是由工部負責。
但落實到下麵,則是由望京府衙門負責施工。因為永安縣是掛在望京府名下的,算是望京府下屬的一個管轄縣。
當然,莫顧之明白,人家永安縣主根本不可能聽他的。
所以他從最開始就給了自己明確的定位:不是管理永安縣,而是協理永安縣。
換句話說,就是陸辭秋需要他的時候,他必須往前衝。陸辭秋不需要他的時候,他就躲遠遠的,別啥事兒都跟著摻和,就當自己不存在就完了。
永安縣是好是壞,都由永安縣主擔著。而永安縣主上頭是十一殿下,萬無一失。
因為這邊開始施工,城裏也有工匠過來幫忙。有些人是住在這邊的,但有些人還要回城,或是回難民營。
陸辭秋早早就將已經在回春堂實施著的“通勤製度”給搬了過來。
幾輛大馬車每日往返於永安縣與望京城之間,在望京城設立幾個站點,又在途經的難民營也設立一處站點。馬車每到一個站點都是有時辰規定的,前後就算有出入也不會差太多。
需要乘坐通勤馬車的人們,隻要按著馬車到站時間,提前等候即可。
如此方便的交通方式也被莫顧之上報給了朝廷,無疑又得到了皇上當朝誇讚。
當然,誇的是陸辭秋。
但莫顧之也高興,因為他如今跟陸辭秋是捆綁在一起的,他女兒更是在跟著陸辭秋學本事,整日廝混,哦不是,整日跟隨在陸辭秋身邊。
隻要陸辭秋好,他們就能好,所以誇誰都一樣。
莫顧之隻要一想到這些日子自己在朝堂上的風光,就忍不住激動,直搓手。
莫蓉冰繼續鄙視她爹,陸辭秋卻覺得也可以理解。
但今日她過來可不隻是為了看進度,而是又有了新的想法。
她跟莫顧之說:“京城裏住著的人,來回往返也就罷了,難民營那頭,我覺得這樣來回折騰也沒什麼意思。我聽說有的人天黑才回,天沒亮又過來了。甚至都等不及通勤的馬車,自己走著就到了永安縣。與其這樣,不如提前將整個難民營都搬到這邊來。
左右住的也都是帳子,直接搬過來就好了,也省得來回折騰。”
莫顧之覺得她說得有理,“這地方早晚都是他們的家,不如就搬過來,讓他們日夜守著,咱們省心,他們也安心。那這事兒明日我就去辦,縣主就不用管了,一定都辦得妥妥的。”
陸辭秋點點頭,“如此,便謝過莫大人了。此番永安縣初建,多虧有莫大人幫忙,否則要隻靠著我自己,指不定得建到猴年馬月。”
一行人一邊說一邊在縣內行走,街道還沒有鋪路麵,但綠化的地方已經開始挖溝。莫顧之還告訴她:“山腳下的那個水塘,網子也已經全部下好了。縣主拿來的那些網子十分好用,也結實耐用。有從前靠捕魚為生的百姓看過了,說這種網子即使冬日裏在水底下凍著也不會壞掉,用個十年二十年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