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辭秋聽到這件事情最後的結局時,人正在山穀裏指導匠人如何改造紡織機。
在她的指導下,第一台改造好的紡織機已經投入使用了。
雖然效果比預想的要差一些,但經過再次調整,當第二架第三架紡織機改成之後,效果竟比她之前提出的還要好出許多。
人們很高興,試了幾次確定沒有問題之後,便立即安排人手,將改造好的機器抬出去。
山穀裏可以改機器,但不能紡布,紡布還是要在外頭進行。
紡織廠其實已經建成,葛麻絲棉毛這些材料也都準備就緒,甚至連工人都到位了,就等著機器一到就投入生產。
廠房建在永安縣與紅穀縣中間,算是兩邊占地。紅穀縣沒有要分紅,但是廠子解決了紅穀縣百姓的就業,這就讓紅穀縣令十分高興。
因為除了就業之外,由於廠房足夠大,裏麵還建了幼兒園。那些去上工的女人可以把孩子帶到幼兒園去,早上送去,晚上下了工再接回來,什麼都不耽誤。
而且這樣就顯得兩個縣是在合作,這對於紅穀縣跟永安縣套近乎,可太管用了。
現如今那紅穀縣令是三天兩頭就往永安縣跑,不為別的,就為了學習。從永安縣的製度開始學起,一樣一樣的,但凡能搬到紅穀縣去用的,他都願意試試。
陸辭秋覺得這樣挺好,不吝賜教。朝廷也覺得這縣令是個上進的人,經常嘉獎。
紡織機的改造就是個熟練工種,有兩台成功案例了,後麵的改起來就很快了。
當然,也不是有那麼多現成的紡織機可以用來改的,多半還是要從頭開始做。
木匠整天在山穀裏開工,都快鋸出火星子了。
燕千揚就是在這個時候進了山穀,把穆王府的事情跟陸辭秋說了一遍,還把六年前的賜婚也講了一遍。講完了就感歎:“其實不怪老四,別人不能理解他,我能理解。就是可憐了那孩子。所以說人啊,得有自知之明,別什麼事兒都頂風上。你說人家不喜歡你,你死乞白賴地非得往人家家裏頭嫁,那人家能不生氣嗎?還給人下藥生孩子,這幹的叫什麼事兒。”
陸辭秋也覺得是這個理,不能說因為女人受到了傷害,她就成為了弱勢群體。
她也是女人,但是在這件事情上,她不站前穆王妃。
隻能說希望京裏的姑娘們都能有個前車之鑒,不要以為憑著家世得到了自己喜歡的人,以後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四皇子是個例子,從前的陸蕭元也是個例子,誰都過不好。
當然,這事兒老皇帝也有責任。但願今後他別再犯這種亂點鴛鴦譜的毛病,害人。
永安縣的一切都已經步入了正軌,學校開起來了,九年義務教育。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且課堂之上男女不分開,就在一起學,也不整隔簾子那一套。考試也一起考,就算女孩不能參加科考,至少也可以參加縣考。
陸辭秋定的規矩,永安縣衙可以有女官。無論什麼官職,男女全部適用,誰行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