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要固執,別讓一成不變害了你(2 / 3)

什麼是成熟?

成熟意味著由複雜走向簡單。就像一位少女不必像所有的少女的婚期一樣舉行那種煩瑣的儀式,這位少女選擇簡單的方式,用一個電話就把所有的繁文縟禮都省略了,然後輕鬆地上路,把真正屬於自身的快樂獨自享受,而蜜月的路途便會變得很長。

成熟意味著一種從容。就像去超市購物,你可以讓成熟的購物成為一種好心情。不必再把任何一項購買的意向構思得如此縝密才去實施,而是在遊覽般的欣賞中就完成了過去要有不少的心智才能作出的決定。

成熟者有許多不同於常人的心理特征,如能主動、直接地將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興趣和活動中;具有對別人表示同情、親切或愛的能力;能夠接納自己的一切,好壞優劣都如此;能夠準確、客觀地知覺現實和接受現實;知道自己的現狀和特點;能著眼未來,行為的動力來自長期的目標和計劃。然而,有一點我們絕對不可以忘記——那就是冷靜。

是的,冷靜是成熟者應有的特質。冷靜不隻在於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更在於一個人如何給自己準確定位,如何麵對各種複雜的局勢,如何處理生活中、事業上突如其來的變化。

每個人都渴望走向成熟,那麼,讓我們先保持冷靜。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你在外麵做生意失敗了;回到家中突然遇到父母不幸去世;太太被老板炒了魷魚;孩子踢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人家找上門來等等。麵對上述情形,你會有“發瘋”的感覺嗎?其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和事,就是因在突發情況下的不理性,而使事情惡化,自己成了受害者。

曾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大學畢業生應聘於一家公司搞產品營銷,公司提出試用三個月。三個月過去了,這位大學生沒有接到正式聘用的通知,於是他一怒之下憤然提出辭職,公司一位副經理請他再考慮一下,他越發火冒三丈,說了很多過激的抱怨的話。對方終於也動了氣,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其實公司不但已決定正式聘用他,還準備提拔他為營銷部的副主任。這麼一鬧,人家無論如何也不用他了。這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因他的不理性而白白地喪失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在生活當中,理性地麵對社會百態,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提升至較高品位。理性處事,是為人的素質體現,也是情感的睿智反應。韓信肯受胯下之辱,非但不是怯懦,恰恰體現了他過人的理性。劉邦和項羽決戰在即,正要韓信出兵相助之時,韓信提出要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勃然大怒,大罵韓信不該在這個時候要求封為假齊王。然而一經張良提醒,馬上恢複冷靜,轉而罵道,大丈夫要當王須當個真王,怎麼可以要求封為假齊王?遂當即封韓信為齊王,從而使韓信出兵,打敗了強敵項羽,最終奪得了天下。如果當時劉邦不能理性地分析局勢,那天下最終屬誰所有尚無定數。

生活裏有太多的逆境,它是生活中的偶然,但在理智麵前偶然會轉化為令人快慰的必然,偶然與必然盡管有理論上的反差,但它可在理性和智慧中達到完美的統一。以理性麵對社會,有利於順境與逆境的反思,可既利社會又利自己;以理性麵對生活,有利於苦樂中的洗練,可盡享人生中的愜意;以理性麵對他人,有利於善惡中的辨識,可近君子而遠小人;以理性麵對名利,有利於道德上的不斷完善,可提高人品和素質;以理性麵對坎坷,有利於安危中的權衡,可除惡保康寧。理性使我們大度、理智、無私和聰穎。

理性是知識、智慧的獨到涵養,更是理智、大度的深刻感悟。我們麵對著一個高速發展的物質世界,我們必須具有人性的成熟美。

現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事總是很多,比如你希望自己有一個樓房,但單位偏偏分給你平房,於是你煩惱;希望自己的樓房清淨一些,但單位的樓房偏偏在鬧市區,於是你煩惱;希望能在樓房的理想樓層有自己的居室,但不幸供你選擇的隻有底層或頂層,於是你煩惱。

其實,平房有平房的好處,鬧市區有鬧市區的便利,底層或頂層並非一切都不好:樓房住底層,冬暖夏涼,出入方便,很少因你的活動而帶給其他住戶什麼煩擾,也沒有扶老攜幼、登高負重的憂患;樓房住頂層,可憑窗望遠,快哉臨風,居高臨下,心曠神怡。上樓下樓練腿腳,等於多了一套不用花錢的健身器。

生活中的其他也如是,天下事沒有絕對的好或絕對的不好。沒有汽車,你不花保養汽車的費用,不為沒有車庫發愁,不受交警的管束,多窄的胡同你都能夠瀟灑地走進去,汽車就無奈,有力使不上,看著你幹瞪眼。沒有空調,省下電費不說,還不得空調病。大汗淋漓時來塊冰鎮西瓜,來瓶啤酒,衝個冷水澡,絕對跟呆在空調屋子裏的人有不一樣的享受。

權力不是幸福。權力是讓人羨慕的,奉迎是令人舒服的。但權力還能夠把人送上斷頭台。你沒本事(權力)給人辦事,但也沒有整天價應付堵門求你辦事的麻煩;沒有一幫子人圍著你轉,以後也免了有朝一日牆倒眾人推……

天堂與地獄僅一念之差。看得開天堂就會向你招手,看不開地獄會向你敞開自由之門。

【遇事不鑽牛角尖】

有一則腦筋急轉彎這麼說:“一個人要進屋子,但那扇門怎麼拉也拉不開,為什麼?”回答是:因為那扇門是要推開的。

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犯一些諸如隻知拉門進屋、不知推門的錯誤。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有時遇事愛鑽牛角尖,不會變通。有時候,周圍的環境變了,我們卻不知變通,還在固執一端,鑽牛角尖,認死理,結果卻鬧出笑話來。

《呂氏春秋》裏記載:楚國有一個人搭船過江,一不小心,身上的劍掉進了河裏。同船的人都勸他下水去撈,但他卻不慌不忙,從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在劍落水的船邊刻個記號,有人問:“做什麼用啊?”他回答說:“我的劍就是從這個地方掉下去的,我作個記號,等會兒船靠岸時,我就從這個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把劍找回來。”船靠岸時,他就這樣去找劍,結果自然沒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