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爺能有什麼事啊!”
甩了甩微微腫起的大臉,蔡攸勉強笑道。
兩人對視一眼,明顯是不信,剛才那慘叫聲叫的是如此慘烈,一定是自家侯爺挨揍了。
但這是人家的家事,盧風兩人也沒再多言,躬身一禮,便退到了兩邊。
兩口走到營門口,便見嶽飛正在同哨兵閑聊。
“你們這大營選擇安在密林中,雖然隱蔽,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果被金軍尋到,放火偷襲怎麼辦?所以,你們還是得上報給你們侯爺,讓他趕緊換個地。”
“去去去,你懂個屁,竟敢質疑我們侯爺的決定,活膩歪了吧!”
哨兵不屑的推了嶽飛一把,瞧不起這個大放闕詞的家夥。
“那依嶽兄之言,爺這大營應該安在何處呢?”
聽見聲音,嶽飛回頭一看,原來是蔡攸兩口走了過來。
“嶽飛嶽鵬舉見過侯……師兄,師姐!”
剛想侯爺,但話到嘴邊還是改了口,叫比自己年紀上許多的兩人為師兄師姐,嶽飛頓感一陣別扭。
但這就是規矩,誰讓自己上山最晚呢!
“嶽兄不必多禮,在軍營中就不用叫師兄了,叫侯爺顯得親切點。”
拍了拍嶽飛的肩膀,蔡攸笑的很是親切。
而嶽飛心中一暖,看來自己這位師兄還是很好相處的。
他也認出來了蔡攸便是當時自己上山時所遇之人,起來也算是自己的引路人。
這次遵從師命下山,除了相助蔡攸外,還有最重要的便是自己那顆想要建功立業,報效朝廷的躁動的心。
當初上山的初衷便是學得文武藝,上報效大宋,下安萬千黎民,憑著初衷,他每日刻苦學藝,付出了比常人多十幾倍的努力,最終出師。
當從師傅口中得知自己要隨師姐下山尋蔡攸時,嶽飛表麵平靜,內心卻異常激動,因為終於可以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了。
“嶽兄,剛剛聽你所言,似乎這營寨的位置有問題?還請嶽兄言明。”
嶽飛想了想,含蓄道:
“沒錯,雖然侯爺的想法是好的,將營寨紮在隱蔽之處,但此處樹高林密,看似涼爽隱蔽,實則不然。
林木最怕明火,如果金軍偷襲放火怎麼辦?還有,軍營裏埋鍋造飯,不心點燃了林木又該怎麼辦?
此處林木如此密集,一但火起,我軍將很難逃出去。”
聽了嶽飛所言,蔡攸低頭沉思起來,他的問題自己不是沒考慮過,但當初看見這裏隱蔽的很,就將以上問題給自動忽略了。
“嗯,嶽兄的不錯,那依嶽兄之見,我軍大營應當安在何處?”
“回侯爺,自古以來,行軍打仗安營紮寨,皆是選擇高處,嚴禁低窪低穀與這茂密林中。
我與師姐來時,恰巧經過一處溪流,那裏地勢不算太低,周圍空曠,又臨近水源,正是一不錯安營紮寨之所。”
嶽飛態度恭謹,沒敢深,他怕蔡攸惱怒自己的直言不諱。
但他卻是想錯了,蔡攸可沒這麼心眼。
“師弟,嶽師弟所言極是,那溪水旁正是個好去處,再了,你這元帥是怎麼當的?連這常識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