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沒有通虜,那是因為劉老爺沒有通虜的路子,但是劉易覺得,要是有路子的話,劉老爺估計也不介意往漢奸的方向上發展發展。
也正是因為劉家沒有往北方草原和遼東建奴方向走私鐵料的路子,和朝廷的生意,無疑就是劉家的命脈。
現在卻是出問題了!
劉家倉庫和店鋪被全部查封。
倉庫中囤積著的鐵料自然也就拿不出來。
而倉庫中的鐵料,可是劉家積攢了大半年的存量。
現在光靠鐵廠中的存貨和產量,劉家根本無法滿足下一次給朝廷的供貨。
失信於朝廷,後果有多嚴重,可想而知!
失去朝廷的生意,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若是劉家交貨遲了,誤了朝廷的事情。
劉家是要被追責的!
一但朝廷追責下來,劉家就算是有萬貫家資,也不夠那麼多貪官汙吏的層層盤剝。
畢竟現在的大明官場……
那可真是隻能用嗬嗬兩字來形容。
一個搞不好,老劉家就得一家人一起去菜市口走一遭。
劉易也想到了這些,臉上閃過一陣愧疚,張了張嘴開口道。
“父親,對不起是我的錯……”
劉同理見此卻是擺了擺手道。
“不必道歉,此事不怪吾兒!”
“對方是早有預謀的,吾兒這件事也隻是一個由頭而已,趙德全那狗官是看上咱們劉家的家產了。”
劉易一臉愕然。
劉老爺見此,開口解釋道。
“其實,原本就算是沒有城北倉庫的鐵料,咱們家的存量也是夠下次朝廷交貨的。”
“但是,就在你和趙方慶起衝突的前一,縣裏的王家來和為父買了一次鐵料。”
“王家家主親自找上為父,他王家著急需要一批鐵料,想從我家買上些。”
“為父也沒有多想就答應了!誰知道,第二日就發生這件事情。”
“今日在得知我家倉庫店鋪被封之後,為父準備去找王家家主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從王家將那些鐵料買回來。”
“但卻是剛好看見趙德全那狗官的管家,被王家家主一臉笑意的送出了門。”
“嗬嗬,哪裏有那麼巧的事情!”
劉老爺一陣冷笑,隻不過,他的笑聲中卻是蘊含著極大的諷刺。
劉易明白了,原來自己家是被算計了!估計自己的那件事情也隻是一個借口或是由頭罷了。
“父親,那縣裏的其他人家呢?他們也不賣給我家鐵料嗎?”
劉易開口詢問道。
原平縣的鄉紳人家,大多都是做煤鐵生意的。
多多少少都有鐵廠,手上估計都有不少鐵料存量,若是劉家能從他們手上買到鐵料,不定能夠安然渡過這次難關。
劉老爺聞言卻是搖了搖頭,臉上盡是無奈。
“為父都問過了,那些人都在推脫,估計是不願意得罪新任知縣和王家吧。”
千萬別看一個知縣的權力!
古時候知縣可是被稱為百裏候的,更有破家的知縣,滅門的令尹的法。
一般情況下,沒人願意得罪知縣的。
但是,相較於新來的趙知縣,王家才是原平鄉紳不願意向劉家伸出援助之手的原因。
知縣統禦一方,得有地方鄉紳的配合,才能順利施政。
一般情況下,沒有知縣會往死裏得罪地方鄉紳。
當然,有利益衝突的情況除外……
那些鄉紳紮根地方幾百年,都是地頭蛇,關係網盤根錯節的,真要是徹底撕破了臉,誰搞死誰可就真不一定了。
王家卻是很不簡單,雖然王家發達沒幾年,但能在原平縣立足,背後是有所依靠的。
據劉易所知,這個依靠,來自於封在代州的藩王,代王!
王家的二公子在代王府上做管事,頗得代王信重。
而原平縣是在代州轄下,代王王府就在代州,距離原平可不算遠,對原平還是很有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