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爺看著隊列整齊行進的團練,則是震驚的張大了嘴巴,他沒想到自家兒子竟然真的會練兵。
光是從隊形就能看的出來,這絕對是一隻強軍啊。
“父親,團練要繼續擴招,這麼點人不夠。”
劉易對劉老爺道。
劉老爺點點頭,同意自己兒子的看法,開口詢問道。
“吾兒準備給他們用什麼武器?”
劉易思索了一陣,按照他的想法,想給士兵裝備的武器,自然是火槍。
按照步兵操典練出來的兵,玩排隊槍斃,絕對是無敵的存在。
但是,問題是,火槍的製造難度很高,尤其是槍機和槍管的製作。
劉家的工匠們暫時搞不定,劉易也隻能暫時放棄自己的大膽的想法,暫時就先用冷兵器吧。
“長矛吧!每人一杆長矛,列隊而進,絕對不可阻擋!”
劉易道。
劉易做出這樣的選擇,原因很簡單。
長矛方陣和火槍方陣有異曲同工之處,現在先用長矛,等以後搞定火槍之後,換裝後可以最快速度的適應新武器。
還有就是長矛製造簡單,造價還不高,木頭杆子鑲上一個鋼鐵的矛頭就好了。
至於甲胄……
劉家不缺鐵,但還是不能給士卒配甲。
原因還是那個原因,工匠技術不行,做不了鐵甲。
至於弓箭手,劉易發現自己草率了,真的草率了。
劉家隻是普通的商賈,搞不到弓箭,如果自己做的話,一把軍中用的梢弓,連選材到製作完畢,製作周期大概需要兩到三年。
這特麼……
等弓箭造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劉易果斷決定將自己計劃書中弓箭手的編製劃掉。
這不開玩笑呢嗎?有製作弓箭的時間,不知道能造多少火槍出來了。
還有就是弓箭手的訓練是很困難的,想要一個合格的弓箭手,最起碼需要訓練三年以上,這才能上戰場。
但火槍手呢?一個農夫訓練一個月,就能拉上戰場了。
兩種兵種成本差距太大,劉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看完部隊訓練,劉家父子出了東山,來到了原來王家的礦場。
礦場被劉家接手後,劉管家好好對礦場上下進行了一番清理,將王家的親信全部提出礦場,然後在關鍵位置安插劉家的心腹。
短短十幾日,劉家便掌握了礦場。
並且還按照劉易的想法,對礦場進行了改革。
首先是所有的工錢全部按勞計算。
第二,每十能休息一。
第三,礦上免費請大夫,給礦工看病。
這樣一來,就算是不生產效率的提高,劉家也收獲了礦工的感激,對劉家掌控礦場,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王家的礦場規模比劉家的還要大,有五口礦洞,兩口煤礦,三口鐵礦,礦上有礦工工匠四百七十多人。
兩座礦場距離不遠,中間隔著一片占地幾百畝的河穀。
河穀中河水流淌,水量充足,流速很快,很適合用於架設水力鍛錘,水力鏜床等設施。
兩座礦場中間的河穀,究竟是屬於何人的,早就已經不清楚了。
王家和劉家還因為這片河穀的所有權鬥過一場!
結果不分勝負!
但是,現在王家的礦場都已經歸劉家了,這河穀的所有權,自然也就沒什麼爭議了。
劉易看了一眼河穀,對著劉老爺道。
“父親,我們把兩處礦場打通吧,修一堵圍牆,將河穀和兩座礦場連在一起。”
劉易是盯上河穀中的這條水量不算的河了。
有了這條水量充沛的河,那他記憶中的水力裝置也就可以拿出來了。
劉老爺思索了一下,感覺可行。
父子兩人在護衛的陪同下,走進了河穀,劉易蹲在河邊,無意間看到了河邊的石頭。
臉上閃過一絲詫異,伸手摸了摸。
沉思一陣,心中驚喜,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