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整肅武備(1 / 2)

他的婆娘聽完他的話,也是陷入了恐懼之中。

一屁股坐在地上,嚶嚶的哭了起來。

“當家的,咱們現在不要那些地還來得及嗎?”

楊老大的婆娘想要垂死掙紮一下。

楊老大卻是咬著牙反問。

“那本就是我家的地,憑啥不要?你能舍得不要?”

“那我們怎麼辦啊?”

楊老大的婆娘哭喪著臉道。

楊老大也是陷入了為難,思考良久之後咬牙道。

“草他奶奶的,朝廷官軍打進來我們要死,那就不讓朝廷官軍打進來就是,我現在就去參加劉家的昭武軍去……”

著,楊老大從床上起身,收拾收拾便往昭武軍的征兵點去。

這樣的一幕不斷的發生在原平縣境內,昭武軍原本冷清的招兵點逐漸變得火熱,招募到的兵員數迅速增加。

昭武軍東山中的軍營容納不下這麼多的新兵訓練,劉家在原平縣城外圈了一處空地,修建起了營房屋舍,當做新兵的軍營。

劉老爺看著昭武軍賬麵上攀升的人數,樂得合不攏嘴。

昭武軍越強大,劉家扛下朝廷的雷霆之怒的幾率才越大,劉家才能渡過此次難關。

但劉易關注的重點卻並不是昭武軍的人數,而是昭武軍的著甲率,以及武器配備。

劉家在東山中的鐵廠全速開工,數不清的兵甲器械被生產了出來,運送到了軍營中,裝備給了昭武軍的軍士們。

將整個原平縣,幾乎全部的工匠都集中起來之後,劉家生產軍械甲胄的速度猛然攀升。

一幅幅全新的棉甲,長刀,長矛被生產了出來!

戰場上,隻有裝備齊全,訓練有素的軍隊才能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一個身穿甲胄的士卒,爆發出來的戰鬥力和不穿甲的士卒絕對不在同一個層次上。

有多少甲兵,才是衡量一隻軍隊戰鬥力最重要的依據,而不是數人數!

否則的話,明軍的百萬衛所早就將那十幾萬的八旗兵給平推了,號稱百萬之眾的李自成也不會在滿清麵前連一年都沒能撐過去。

現在的昭武軍,全部甲兵加起來,隻有二百多人。

也就是,真正有戰力的也就這二百多人。

剩下的最多打打醬油!

劉易對此很不滿意,下令加快收編原平縣的其他零碎礦場,迅速投入生產。

雖東山是原平縣最大的礦山,但原平縣內的其他地方,也不是沒有礦場。

原平的諸多鄉紳,手底下大大都是有礦場的,在公審完原平鄉紳之後,這些礦場自然而然的也落入了劉家手中。

但是,這些礦場管理混亂,生產效率極其底下,不進行收編改革,根本沒辦法投入生產。

劉易下令,正是為了加快這一過程。

……

代州城!

代州府衙中,傳出了一陣暴怒至極的咆哮。

“劉家賊子,狼心狗肺,人麵獸心,欺瞞哄騙本官,,當真該殺!當真該殺!”

前些日子一封書信自原平縣而來,被快馬送到了代州知府安茂同的手上。

原平巨賈劉氏,豢養私兵,積蓄甲胄糧草,意圖謀反!

起初,接到書信的安茂同是不相信的,理由是前些時日,劉家才剛剛給他送上了一筆孝敬銀子。

劉家表現的頗為乖順,他還狠狠誇獎了劉家一番。

這事情要是真的,那他豈不是瞎了眼?

送來書信的,是東林大佬候恂的兒子侯方域。

恰巧他背後的山西布政使李德安和候恂是政敵,他就更加不相信侯方域送來的書信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家才能夠在起事之後,安穩發展了一段時間,穩定住了原平的局勢,開始招兵買馬。

隻是,侯方域見安茂同沒把他的書信當回事,便直接將書信遞往了太原府,送到了太原提刑按察使曹文瀚的案頭。

曹文瀚是東林黨人,接到侯方域的書信後,自然不會無視,而是派出了人馬前往原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