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陣前轉進關寧軍(1 / 2)

明軍高層見狀,迅速改變策略,決定對叛軍實行大規模圍困,總監高起潛與諸將分議。

命陳洪範、劉澤清守西牆,吳襄、靳國臣、劉邦域、王憲等人以騎兵接應,劉良佐、丁誌德、鄧玘、方登元守衛南牆,金國奇、祖大弼、祖寬、張韜等以騎兵接應。

明軍修築長牆“凡三十裏而遙,東西俱抵海,分番攻守,賊無出路”。

十一月,叛軍見內外交困的態勢,不得不派大兵突圍,根據時任監視登島太監呂直的題本。

十一月二十七日,叛軍馬步兵萬餘從東北門出城試圖打破重圍,直接殺向明軍所挖的壕溝,已有準備的關寧軍吳襄、靳國臣所部關外兵以及洪日升、秦鼎等人所帥之山永兵共同砍殺,將叛軍殺敗。

在這一戰中,向來喜歡陣前轉進,賣隊友六的飛起的關寧軍卻是表現突出,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至此,叛亂的登萊新軍被平定。

但也不能算是徹底平定,孔有德率領殘部,渡海去了遼東投靠建奴。

自此之後,建奴有了重炮部隊,不再被明軍火炮壓製!

最令人惋惜的是,登萊巡撫孫元化因登萊新軍叛逃,被判斬立決。

明軍之中,主張編練新軍,來抵抗勢大的建奴的大臣又少一位!

想到這裏,劉易忽的額頭冒出了冷汗。

媽的,現在關寧鐵騎已經被調入關內前去鎮壓登萊叛亂了,明廷不會下令關寧軍順便來山西將昭武軍給滅了吧!

劉易臉上露出一個苦笑,若真是這樣的話,其實他沒辦法應對。

成軍不舊的昭武軍,無論如何也不會是打老了仗的關寧軍的對手。

即使是關寧軍經常陣前轉進賣隊友,照樣誰也無法否認關寧軍的戰力。

這可是大明現在唯一隻敢和建奴八旗捉對廝殺的強軍!

劉易歎了口氣,心中憂慮,哀歎一聲看命吧!

……

青岡山要塞外,安茂同率領的明軍列陣而行,向著青岡山要塞推進。

軍陣中,數門閃爍著幽光的火炮被推著前進。

安茂同一身官袍,騎馬駐立在明字大旗下,在他身周幾個衛所的長官身穿甲胄,將其簇擁在最中央。

“哈哈哈,觀朝廷大軍,何等之壯也!叛軍不過烏合之眾,擋之披靡也!”

安茂同大笑出聲,手中馬鞭指著緩緩推進的明軍陣型,臉上滿是得意。

其實,現在明軍的陣型根本算不上嚴整,甚至是可以是紊亂。

五千明軍散布在青岡山山前的平地上,數十人,數百人一個團體,向著前方推進。

但是人一多了,看上去自然就顯得無比的壯觀了!

俗話的好,人一過萬,無邊無沿,雖然明軍隻有五千,但站在一塊不大的空地上,看起來照樣壯觀。

這樣的場麵,對於安茂同這個幻想著自己上馬能治軍,下馬能牧民的大明官員來,他隻感覺自己現在就是一代明將。

要帥師伐國,為國平叛,立下莫大功勳!

現在,安茂同內心深處有一種難言的滿足感。

看著漫山遍野而來的明軍,劉易持刀站在城頭,臉色沉凝,握刀的手掌中甚至是滲出了汗水。

在他身邊,昭武軍的軍士們也是緊張不已,一個個不住的吞咽著口水,甚至是有人雙腿發軟,臉色慘白。

劉易見此,心中一沉。

知道他必須得讓昭武軍的軍士們士氣恢複,不然的話,絕對抵擋不住接下來明軍的進攻。

劉易目光環視一周,朗聲大笑道。

“哈哈哈,大明官軍,何其可笑也!”

“衣甲不齊,軍械不利,隊列不整,老弱病殘藏於陣中,貪生怕死者身居高位,此等軍隊如何能是我等精銳之士的對手?”

劉易話音落下,原本士氣低落的昭武軍軍士,瞬間士氣攀升了一大截。

他們看一看自己身上的嶄新的甲胄,又看了一眼青岡山要塞外,那些衣衫襤褸好似流民一般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