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的,戰敗被俘的他也就變成智勇雙全,有勇有謀,膽色過人,心懷社稷安危,深入敵營勸降的朝廷忠臣了!
就連劉家父子,也搖身一變,變成了被貪官劣紳逼上梁山的良善人家,在被他一陣義正辭嚴的訓斥之後,幡然悔悟,想要被朝廷招安,報效朝廷恩德的國之忠良了!
安茂同算盤打的啪啪響!
劉老爺見此也是鬆了口氣,但劉易嘴角的笑容卻是有些不懷好意。
話,他記得熊文燦這倒黴孩子好像是栽在了招安這件事上的!
在招安鄭芝龍,吃到了招安的好處之後的熊文燦,在率兵圍剿流賊時,也準備采取招安的方法!
崇禎十年四月,熊文燦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代王家禎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軍務。
後楊嗣昌建言"四正六隅、十麵張網"之策,增兵餉大半,圍剿農民軍,"隨賊所向,專任剿殺"。
初期此舉頗見成效,熊文燦督主軍務後,明軍連打勝仗,農民起義陷入低潮,大寇羅汝才亦在其中。
崇禎十一年五月,熊文燦仍行前策招撫張獻忠、劉國能投降
這其中,劉國能是個實心眼,真的投降了朝廷,在受了招安之後,至死都在為朝廷作戰,於崇禎十四年死在了李闖王手下。
而張獻忠卻是名義上是歸順明朝,實際是向熊文燦催索餉銀,屯兵數萬於穀城,伺機而動。
崇禎十二年五月,張獻忠再起,勢如破竹,熊文燦因此次撫局失敗而被捕入獄,次年被斬。
可以,熊文燦這倒黴孩子,可以是成也蕭何敗蕭何,一身的輝煌和死亡,都是和招安有關。
也幸虧現在才崇禎五年,安茂同壓根猜不到熊文燦的下場,否則他可就不一定敢招安劉家昭武軍了。
……
安茂同被放走了,劉家父子在好吃好喝招待了安茂同一頓一之後,便被安茂同備上了好馬一匹,白銀千兩,並派遣幾名護衛。
一路護送安茂同往太原府而去!
站在原平縣城的城樓上,劉家父子站在一起,遠遠的眺望離去的一群人。
劉老爺歎了口氣,臉上似有憂慮。
“這安茂同靠得住嗎?”
劉易卻是十分自信。
“他沒別的選擇了!他如果不想死,還想升官發財的話,那招安我劉家昭武軍,就是他唯一的機會!”
劉老爺點點頭。
“易哥兒,你讓人帶回來的那幾門佛郎機炮已經遣人送進東山的鐵廠了,希望那些匠人能夠看出些門道吧。”
劉老爺開口道,青岡山一戰,明軍的火炮可是讓昭武軍吃了不的虧,劉老爺開始重視火炮了。
“父親放心,明日我親自進東山一趟,指導一下那些工匠!”
劉易開口道,前世的他雖然不是軍工學校畢業,但好歹也是鋼鐵化工學院畢業,多少能和軍工沾點邊。
閑暇時候,逛慣了各種軍事發燒友論壇,對人類熱武器發展曆史不敢熟記於心,對其脈絡也是有個大致了解的。
別的不,光是領先這個時代的鑄炮法,他就知道失蠟鑄炮法,鐵膜鑄炮法,砂型鑄炮法,羅德曼鑄炮法等好幾種。
這些他都能出點道道來的!
雖然隻是嘴炮,但劉易相信,隻要有了方向,再給出足夠的賞格,那些工匠肯定能拿出他想要的東西!
就像是火槍,經過劉易的提點,以及這麼長時間不計代價的投入,東山鐵廠已經有了些眉目,弄出了幾杆樣品槍。
至於這些樣品槍究竟如何,劉易在看到實物之前,心中是沒底的。
明日去東山鐵廠,他正好能看看這些工匠究竟做出了什麼樣的樣品!
罷此事,劉易便攙扶著劉老爺走下的城牆,父子二人同乘一輛馬車,往軍政府衙門而去。
一路上,父子兩人商討確定了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