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能騎著一匹高大的棗紅色戰馬,身上披著光鮮的甲胄,看起來威風凜凜。
“大哥,前方二十裏就是原平縣地界了。”
一道聲音自劉國能背後響起,話的是藺養成。
“下令大家夥加快速度,今日日落前抵達原平。”
“三日之內貢獻原平,我許他們縱兵三日!”
劉國能的意思表現的很明白,攻陷原平之後,放縱手下大軍大掠原平。
這是這個時代軍隊,最常用的鼓舞軍心士氣的方法。
士氣再怎麼低落的軍隊,在殺戮,金銀,女人的刺激下,也會變得士氣如虹。
為什麼南明時期那些在明清之間反複橫跳的軍隊,在清軍那邊時候,一個個猛的不要不要的。
攻城略地毫不含糊!
但是,在回到明朝這邊之後,就開始拉稀擺帶,戰力大打折扣。
這是為何?
原因很簡單,利益使然。
這些軍隊在滿清那邊的時候,清軍對那些抵抗的城池,每每屠城以震懾人心。
在屠城的過程中,城內的金銀錢財,大頭雖然都歸滿清八旗,輪不到這些投誠明軍。
但是,他們多多少少還是能吃到點邊角料的。
在加上每次作戰,這些投明軍背後,都是有滿清的八旗兵壓著的。
敢不用命拚殺,八旗兵可是會殺人的!
前有金銀相誘,後有八旗兵的刀子威脅,這些投誠明軍自然能發揮出來不錯的戰力。
而等他們回到明朝一邊之後呢?
屠城是肯定不用想,明朝自認為是下正統,是官軍,多少是要講究吃相的。
這樣一來,沒有白花花金銀作為誘惑,這些明軍自然也就沒什麼士氣可言了。
再加上,明朝這邊時不時拖欠軍餉,還有不少碩鼠在兵器甲胄上動手腳。
這些明軍還怎麼保持戰鬥力?!
流寇們在聽到劉國能允許他們大略全城的命令之後,一個個激動的嗷嗷叫。
在銀子,女人,殺戮的刺激下,流寇們士氣旺盛,行軍速度陡然加快了許多。
……
青岡山要塞上,劉易甲胄在身,手掌扶著城牆,目光眺望著遠處的官道。
青岡山要塞的城頭上,滾木礌石堆積如山,箭矢投槍被綁紮成捆。
除此之外,還有一桶桶的火藥,一箱箱的拳頭大的炮彈堆放在城門樓子上。
這些火藥和炮彈,是劉易為火炮準備的。
就在火藥桶旁,一溜擺著三門火炮,一水的佛郎機炮。
是東山兵工廠仿製的明軍佛郎機炮,都是輕型火炮。
打的是三斤的鐵彈或是霰彈,雖威力有限,但也要勝過明軍原版的佛郎機炮。
原因無非就是鑄炮材料,鑄炮工藝等方麵。
首先是鑄炮材料,東山兵工廠用的不是鐵料,而是鋼材,上好的鋼材。
劉易是學鋼鐵化工的,這對他來實在不是什麼難事。
用鋼材鑄造出來的火炮,不管是重量,威力,還是使用壽命,較之於明軍的佛郎機炮,都有很大的優勢。
還有就是鑄炮工藝了,和明軍此時廣泛使用的泥模鑄炮法比起來,東山兵工廠所采用的鑄炮工藝有很大的優越性。
雖然現在的東山兵工廠暫時還隻能鑄造三斤炮,但劉易相信用不了多出長時間,東山兵工廠的工匠們就能摸索出來五斤,十斤,二十斤……
等等不同規格的大炮的鑄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