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隨即釋然,想想也是。
古代中國的識字率長期在百分之一上下徘徊,就算是文風最鼎盛的兩宋,識字率最多也就是百分之三上下。
鄉間田野,太多太多的人目不識丁,既然不識字,如何能會算術?如何能知道自己的準確年齡?
看著眼前這幾個明明才四十出頭,和劉老爺差不多同齡的老農,卻是一個個看著像六七歲的老叟。
劉易心中感歎,太苦了!
這個時代的普通老百姓實在是太苦了!
劉易點點頭,親切的詢問了他們的家庭情況,和他們攀談著。
這是劉易的個人習慣,在吩咐人辦事之前,總喜歡找這個人攀談一番,一是為了拉攏一下人心,二則是要在攀談中了解一下此人。
幾個老農表現的很拘束,和劉易話時不敢大聲,甚至是不敢直視劉易。
劉易吩咐他們喝茶,他們甚至是不敢碰那幾個精致的茶杯,好像是怕自己把茶杯給弄髒了。
劉易無奈,他已經盡力表現的夠和藹的,可這些老農就是發自內心的懼怕他。
不過,在當劉易和他們談起他們的種地技術時,這些老農卻是一個個都露出了難得的自信的表情。
劉易笑著安排道。
“既然如此,那我便將此事拜托給各位了,這些作物還請各位一定要完成育種,並且盡可能的多育一些。”
“等明年開春的時候,這些都要種下去,這些作物關乎本將軍的大計啊!”
幾個老農趕忙點頭稱是,並且保證一定完成劉易的交代。
劉易開口道。
“此事做好了,皆賞,每人賜銀百兩,賜田二十畝。”
“可若是做砸了,本將軍是要治罪你們的!”
幾個老農聞言,害怕的跪了一地,並且連連保證一定做好。
甚至有人直接表示,從今開始他就住在田間地頭了,就算是舍了這條老命,也一定把劉易吩咐的事情辦好!
劉易十分滿意的微微頷首,然後便是吩咐幾個老農去做事。
郭亮被劉易留了下來,開口吩咐道。
“你準備一下,籌建一隻去四川和湖廣的商隊,準備去四川和湖廣買糧。”
郭亮點頭應允,劉家是晉商出身,家中會操持商業的人才不少。
想要組建這麼一隻商隊,不算是什麼難事。
郭亮點頭,並向劉易承諾保證完成任務。
隨即,劉易又繼續交待道。
“還有就是,我需要你親自去著手組建一個組織,一個能夠幫我收集下局勢,軍情,監察軍政府給部門具體情況的情報組織。”
“這件事情很重要,非絕對親信不可,我將事情交給你,希望你能夠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複。”
著,劉易給了郭亮一張紙,並且開口道。
“這是我擬定的章程,你就按照章程去辦,有什麼問題及時反饋給我。”
郭亮接過章程,心中了然,知道劉易想要組建的是一個類似錦衣衛的情報機構。
有明一朝,錦衣衛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從朝堂諸公到升鬥民,就沒有不知道的。
大明朝的錦衣衛的情報能力確實相當出眾,監察百官的職責發揮的也是不錯,最起碼對那些肆意貪腐的官員有個威懾。
讓他們在貪腐的時候,知道還有一把名叫錦衣衛的刀懸在他們頭上。
但是,崇禎這個倒黴孩子在東林黨的忽悠下,真的相信了大明朝眾正盈朝,就把錦衣衛和東廠的職權給廢掉了。
然後,大明朝的官老爺們就肆無忌憚了,開始撒了歡的撈錢摟銀子,把大明朝給禍禍完犢子了。
等到崇禎反應過來自己被忽悠瘸了,想要恢複錦衣衛和東廠的職權的時候。
得,大明朝已經無力回了!
郭亮翻開章程看了起來,第一頁就隻有幾個大字。
軍事情報統計調查處籌建章程!
郭亮繼續看章程,翻開了下一頁。
軍事情報統計調查處,簡稱軍情處。
主要職責:監察朝堂情報,監察下大事,監察各地軍情,監察昭武軍內部,以維護昭武軍的總體利益為主要職責。
組織結構:
一處:監察關內情報,包括流寇以及朝堂動向。
二處:監察關外遼東建奴動向。
三處:監察草原蒙古各部的動向。
四處:監察海外動向,主要職責是滲透鄭家等海盜勢力。
嗯,因為現在的中國海包括南洋方向,他不信耶穌,姓鄭!
鄭芝龍的鄭!
五處:監察朝鮮日本安南等國動向。
六處:監察紅毛夷人的動向。
七處:監察昭武軍內部。
八處:監察軍情處內部。
劉易給出的章程中,將軍情處的具體結構,人員挑選培訓,組建方法,獎懲機製,內部審核機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