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袁崇煥的取死之道(1 / 2)

現在出了問題,大明朝的首輔次輔絕對逃不跳責任!

周道登夠狠,明麵上是李德安識人不明,但實際上卻是劍指溫體仁和施鳳來!

溫體仁咳嗽一聲,從朝班中走出,開口道。

“老臣年邁昏聵,識人不明,還請陛下責罰,免除老臣職務,貶謫老臣回家養老!”

崇禎皇帝見到溫體仁想要請辭,冷哼一聲道。

“不許!現在朝政正是需要閣老的時候,閣老豈能現在就撂擔子?”

溫體仁見周道登劍指自己,知道此事上自己是不占理的,來了一手以退為進,直接自己要致仕。

正好打中了崇禎皇帝的要害!

崇禎皇帝的脾氣相當的愛憎分明,對一個臣子寵幸之時,可以是予取予求,什麼都好商量。

但是,如果一個臣子讓他失望了,他卻是會毫不留戀的將人貶黜。

曆史上的袁崇煥,洪承疇,陳新甲皆是如此,在一定的時間相當得到崇禎皇帝的信重,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隻要他們能辦事。

但如果他們辦事不利,崇禎皇帝處置起來也是相當的果斷。

現在的朝政,崇禎皇帝是離不開溫體仁這個老首輔的輔佐的。

尤其是今年的賑災剿賊工作,溫體仁主持的都非常好,讓崇禎皇帝看到了徹底剿滅流寇的希望。

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在崇禎皇帝眼中,溫體仁在朝堂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溫體仁自己要請辭,崇禎皇帝也就不好再怪罪於他了。

免得溫體仁真的致仕了,中原剿賊局勢又要敗壞!

施鳳來也是一步邁出道。

“啟奏陛下,老臣也有事要啟奏!”

崇禎臉色陰沉,他可還記得,就是施鳳來替山西布政使李德安,向自己遞的招撫劉易的奏章。

“講!”

“老臣識人不明,錯吧奸佞當忠良,罪莫大焉,但求戴罪立功,請求外放山西布政使,為朝廷主持平逆事宜!”

施鳳來也是一個聰明人,知道自己在招撫劉易一事上犯錯了,必要要想辦法彌補一下,否則的話自己這個內閣次輔也就是當到頭了。

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戴罪立功,他作為內閣次輔,三朝老臣,是有擔任山西布政使的資格的。

這樣一來,非但能洗清他和李德安之間的關係,還能夠帶領大軍剿逆!

若是成了,他就有軍功在身了!

現在溫體仁正得聖寵,他肯定取代不了溫體仁,但等溫體仁幹上幾年退下來之後,他有軍功在身,也不一定不能更進一步。

崇禎皇帝低頭沉吟,實話,他並不是一個不能容忍臣子犯錯的皇帝。

現在看到溫體仁和施鳳來的表態,心中的氣也就消了,最起碼不會遷怒於兩人了。

“次輔還是留在京中吧,剿逆事宜還是交給三邊總督洪承疇負責。”

“陛下,我等請求誅殺劉氏賊子九族,以正下視聽!”

“請誅殺劉氏賊子九族,以正下視聽!”

“請誅殺劉氏賊子九族,以正下視聽!”

“……”

朝中大量的東林黨官員齊齊走出朝班,向崇禎皇帝請願。

候恂在得知自己兒子的死訊之後,當場口吐鮮血,昏迷了三才恢複清醒。

暴怒之下他便向朝中的東林君子們都送去了親筆書信,希望東林君子們能幫他奔走報仇。

候恂作為東林魁首之一,在東林中的名望是極大的,他的親筆書信隻要是東林中人就不能無視。

錢謙益,左光鬥,高攀龍,顧大章等人聽此事之後,也是心中惱怒。

候恂是東林魁首之一,侯方域是候恂的長子,卻是死在了劉易手上!

劉易連侯方域都敢殺,這不是在打他們東林的臉嗎?

這事情能忍?

果斷不能!

所以,幾個東林魁首便私底下串聯了一下,發動東林君子們在朝堂上發聲要弄死劉易。

崇禎皇帝見滿朝皆是對劉易喊打喊殺,微微頷首道。

“準奏,不過誅九族太過殘暴,非仁君所為也,就夷三族,首犯淩遲三千刀吧!”

淩遲三千刀,袁崇煥當年差不多也就這待遇了!

後世很多人爭論崇禎該不該殺袁崇煥,爭論袁崇煥和毛文龍二人的恩恩怨怨,爭論兩人誰的功勞大,誰的過錯大。

但劉易覺得這事壓根就不用爭。

要功勞兩人都有,袁崇煥主持修建的關寧錦防線,在遼西走廊,擋住了建奴十多年的兵鋒。

直到鬆錦大戰戰敗後,關寧錦防線才失守,但卻還保留有一個山海關在!

毛文龍組建東江鎮,騷擾建奴後方,起到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牽製作用。

使得建奴有所顧忌,擔心自己的老巢被掏,無法全力進攻明朝。

但是袁崇煥擅殺毛文龍也是有原因的,毛文龍在東江鎮擁兵自重,對他這個遼東巡撫的軍令也是視若無物。